一、实施背景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为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粮食产业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建设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二是以农为本,融合驱动。
三是生态友好,绿色驱动。
四是集聚发展,创新驱动。
(二)建设目标
重点围绕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现代种业等特色产业,到2025年建成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建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建设任务
1.突出全产业链开发。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商品化处理中心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2.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新品种育种联合攻关,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促进生产更智能、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
3.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
4.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
5.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着眼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主体投入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二是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三是坚持省域统筹和市县抓落实相结合。
(二)建设目标
重点围绕做强做优做大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到2025年,全省建设20个产值超过3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亮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三)建设任务
1.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水平,打造标准化的“原料车间”,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2.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商标,确保产业增值增效。
3.健全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农户在各方面的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合作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社会化分工。
4.强化先进要素集聚支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搭建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互惠共享。
5.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目标,带动农户参与产业集群建设,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四、100个农业产业强镇
(一)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主业,融合发展。
二是多方参与,协同推进。
三是创新引领,聚集要素。
(二)建设目标
重点围绕做强做优做大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粮食产业,到2025年,全省建设100个主导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新增长点。
(三)建设任务
1.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每个产业强镇集中打造1-2个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提升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发展农产品流通,建设完善仓储冷链系统,建立产销联盟,发展电子商务,拓展休闲旅游。
2.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培育一批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创新利益联结新机制。在持续推进传统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大胆探索推广更加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
4.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通过产业强镇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可复制模式。
五、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差异发展。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
四是坚持群众自愿。
(二)建设目标
重点围绕茶叶、畜禽、蔬菜、水果、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手工艺等乡村特色产业以及粮食生产,培育一批主导产业规模较大、集聚效应明显、品牌特色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000个,其中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000个。
(三)建设任务
1.壮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挖掘乡土特色文化、传统技艺和创意产品,培育主导产业。
2.打造特色品牌。将主导产业从业经营主体纳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监管,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保护工作。
3.培育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专业村组织化水平。
4.推动产业融合。鼓励专业村全产业链发展,配套建设农产品初加工中心,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展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提升发展动能。推动专业村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育,为“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申报省级示范村基本条件
1.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占全村农业总产值30%以上。
2.带动能力较强。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数30%以上,或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达到200户以上。
3.组织化程度高。主导产业从业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比重达30%以上。
4.特色品牌明显。主要产品有注册商标或品牌,有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名牌产品的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