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盘扣有三十多道工序,今天我们先学习怎样加工面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间工作坊里,工艺师孙亚杰在网上直播讲授手工盘扣的制作方法。1200多公里外的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秀云和村里的姐妹们都捧着手机认真学习着,和秀云一起参加空中课堂的,还有内蒙古各地近500名贫困妇女。
将内蒙古各地的贫困妇女通过民族手工艺制作联系起来的,是一项名叫布丝瑰的行动计划。布丝瑰是蒙古语中女性的意思,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启动实施布丝瑰行动计划,通过支持女性创办民族服装服饰企业、举办技能培训、搭建销售平台等措施,推动民族服装向元素化、时尚化、生活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服装服饰产业相结合,帮助贫困妇女走上一条时髦脱贫路。
孙亚杰所在的蒙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布丝瑰行动计划的参与企业。公司免费为贫困妇女进行刺绣、盘扣工艺、服装版型设计等培训,贫困妇女学会一技之长后,可以从公司承接订单。公司董事长吴双鹰介绍说:一个盘扣有30多道工序,其中十多道工序可以由贫困妇女手工制作。我们为她们提供材料包并回购她们做好的盘扣半成品,再加工到女装成衣或箱包上。
内蒙古众益残疾人服务中心是与蒙源公司开展订单合作的机构之一。中心内现有35名残疾人,其中妇女十几名,大部分是2级以上重度残疾。手工艺制作很适合他们。我们根据接到的订单对大家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就可以上岗制作,目前制作的是手工盘扣,每人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众益残疾人服务中心副主任雅茹贵说。
众益残疾人服务中心的妇女们曾制作了一批革包菊图案的纪念品,被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作为礼物送给国际友人。革包菊是荒漠草原上常见的小花,生命力十分顽强,这个小花也是妇女们最喜欢的。雅茹贵说:通过手工艺制作,很多残疾妇女能够自食其力,就像革包菊一样,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秀云是乌兰毛都苏木萨日朗巾帼民族手工艺品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带动着周边乡镇的3000多名妇女参与手工艺制作,每名妇女依靠制作工艺品每月能收入四五百元,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然而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手工艺品制作却是困难重重。
那时候市场推广太难了,做出来不知道卖到哪里。秀云说,2018年,合作社开始参与布丝瑰行动计划,为蒙源公司等服装服饰加工企业生产围巾、手帕、手工刺绣,再也不用为产品销售发愁了。3月,萨日朗合作社又接到了5000个小香包的订单。趁着春耕还没开始,大家闲工夫比较多,都在加班加点制作,到月底就能交货了。
截至目前,布丝瑰行动计划在内蒙古各地创建了200多个巧手致富基地或布丝瑰基地,带动近1.6万名妇女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约3500人。
为了更大范围推广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目前有2家布丝瑰工坊汇落户呼和浩特,店内销售3100多件蕴含民族元素的产品,其中包括大量贫困、残疾妇女加工制作的产品。此外还上线了布丝瑰工坊汇App,将民族服饰销往海内外。2019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命名的首家布丝瑰研学基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正式揭牌,校企开始协同进行民族手工艺领域的创新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