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年四季刨土地,天时好才吃得饱,现在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打工挣钱,一个个都有能耐了。64岁的张庆会从农民变身产业工人,似乎还有些不适应。
阳春三月,在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镇中药材种植基地,白芨、石斛大棚里一片忙碌景象。来自坑水村的张庆会,一边为白芨除草,一边和记者谈及现在的生活。孩子成家后,他和老伴相依为命。去年4月开始,他把家里的3亩7分地流转给中药材种植基地后,算是告别了农民时代。
从老张的收入账来看,自去年4月开始到年底,单是务工收入就有11000多元,另外每亩土地每年租金还有300元。除草、施肥这些都是手上活儿,不费力;不像过去,扁担挑粪桶,肩膀磨血泡,苞谷洋芋加红苕,吃肉吃米等过年,那种日子才是真正的煎熬。
有着乌江明珠之称的思南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当地借助优良的生态优势,以19个重点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加大对中药材、茶叶、矿泉水等产业的培育力度,以此助推15.367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今年3月,总人口68.45万人的思南县已顺利脱贫摘帽。
茶叶是思南县助推脱贫的主打产业之一。在鹦鹉溪镇翟家坝村,眼下正是茶叶采摘的时节。脖子上挂着小竹篓,从翟家坝隔壁村踏溪村前来采茶的黄孝娥,一个上午采摘了1斤茶青,手工费有40元。她今年71岁,孩子早已成家立业,她和老伴几无负担。闲在家里无事,她就到茶山采茶,手脚麻利的时候,一天大约可以采摘两斤茶青。
海拔680米的翟家坝村,目前种植了1023亩白茶,村支书李奎每天带着村民泡在茶园里。2014年,全村902人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6人,人均土地少、经济条件差。他说,以前农闲时节爱生是非,家长里短摆不完的龙门阵,现在都专心谋好生活,村里的贫困人口已经清零。
日子好不好过,你看茶山上的车就知道,摩托车、电动车,还有小轿车,开车上山摘茶叶,早就不是新闻了。在白茶园中,41岁的张宇手指翻飞。
好山与好水相连。在鹦鹉溪镇大山里,一家年产值2800多万元的矿泉水公司让当地村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箱子溪村的周芝凤前几年从广东打工回来后,就决定不再外出,因为这家矿泉水公司让她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
周芝凤从家骑车5分钟就能到公司,每个月20日准时发工资。她感觉现在老家不再是以前的穷旮旯了,哪怕外面有再好的机会,都不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