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森林乡村美如画
发布时间:2020-10-12 18:04:50  消息来源: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作者:佚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当乡村有了森林的加成,诗和田野便不在远方,而是近在眼前、尽收眼底。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在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和品质上下功夫,高标准打造绿色空间,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和绿色获得感。南法信镇大江洼村、高丽营镇北王路村、李遂镇赵庄村、北小营镇前鲁各庄村、杨镇安乐庄村、大孙各庄镇后岭上村同时获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村村风光旖旎,风景如画。

  北王路村:见缝就插绿

  清晨时分,刚下过淅淅沥沥的小雨,村民王国丽给院子外的石榴树修剪着枝杈,立起身子,触目所及,绿树成荫,鲜花点缀,露出陶醉和欣慰的神情。

  北王路村街道两侧绿意盎然。

  不仅仅是王国丽家,在整个高丽营镇北王路村,记者看到这样的景象——村子四周被绿色围绕,主路两旁柳树成荫,房前屋后郁郁葱葱,村中各处花坛姹紫嫣红,就像一座大氧吧。

  北王路村是一个四面都有树林的村子,村中有林,林中有村说的就是这里。北王路村毗邻六环路,高速路两侧50米内打造永久绿化带让北王路村找到第一个“建林”契机,加上北京“五河十路”绿色通道的打造,将高速两侧1000米以内纳入绿化区域,种植了约400亩绿化林,使得村北逐渐形成一片绿色屏障。

  “我们村充分利用平原造林政策,应种尽种,让森林为老百姓造福。”北王路村党支部书记杜宝军告诉记者,植树造林不仅能为村民增加收益,同时也给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原来,村党支部借助巡林管护路,为村民修建了路灯,空地处安装了健身器材。走在林中,目及之处绿意盎然,空气新鲜,让人不由地做着深呼吸。杜宝军看着路边长势良好的樱桃树不胜欢喜,每年四五月间,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实,也为林子里增添了不少野趣。

  10来年,村庄绿化本着“增绿不减绿、留白就增绿、见缝就插绿”的原则,将村内各条街道都点缀上了绿色,且北王路村村民一直珍爱身边的这片绿色。在村人大代表活动站院内,一棵参天的老槐树是北王路村“敬绿、护绿”的见证者,老书记于池成了老槐树的守护人。“你看这棵树,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建这个院子都没有砍树,一直保留至今。再看看街上的树都已成材,村里的绿色是只增不减啊。”于池自豪地讲述着村庄的绿色变化。

  2015年北王路村作为镇内试点进行环境整治、留白增绿,将一块块拾边地、空闲地变为绿地、花园。经过这次整治,北王路村已经见不到裸露的土地、随意堆放的杂物和私自开垦的菜园了。按照干净、亮丽、整齐、设施完善、景观绿色的要求,完成了主街和村东街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进村街-柳树街、东循环大街-杨树街两条景观道路。

  走在北王路村的街道上,路边大大小小的花坛里各色的月季花争奇斗艳,石榴树、花椒树、核桃树、黑枣树、柿子树等果树都挂了丰硕的果实,一步一景。杜宝军介绍道,北王路村鼓励村民栽植街道树、庭院果,以前是村里发放树苗,如今村民们也十分热爱生活,自发在街道旁种树、种花的不在少数。王国丽不仅在院外种植了石榴、月季等,自家的院子更是被她打造成了一个植物园,美人蕉、虎皮兰、铁树等100多种花卉被她养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你站在路中往前看,只能看到花和树,看不到人家,走近了看到的那是家在绿中,户在花中。”王国丽说得高兴、笑得灿烂。

  北王路村绿化面积达总面积的70%,乔、灌、花、藤相结合,庭院、村道绿化相融合,形成了“村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花中”的新农村绿化格局。

  安乐庄村:一户一风景

  走进杨镇安乐庄村,一派田园风光呈现眼前,村内道路花草灌木簇拥,许多村民的美丽小院,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一户家庭就是一处风景。

  安乐庄村内绿树花草相映。

  让人诧异的是,绕着村道主路走,发现每家每户的住宅都没有高高的围墙,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低矮的篱笆围墙。“建设一个没有围墙的美丽乡村、一户家庭就是一处风景,这是我们安乐庄村的目标。”安乐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洋介绍。

  受历史原因,安乐庄村的农户居住比较分散,所以在村里很难看到一望无际的大片农田。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安乐庄村拆违建、修好路、勤保洁、多种花,村子变得越来越整洁美观,因地制宜建设村中一户一风景,让美丽乡村建设“透光见绿”,家家户户还规划建起了一道道约半米高的砖格篱笆,形成独特的“田园风”景观。没了围墙的隔阂,也能让邻里勤串门、多交流,关系更和睦。邻里之间串门更勤快了,你我搭把手,大家帮一帮,邻里关系变得更和睦了。

  安乐庄村精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增加村内绿化面积,村内绿树花草相间、鸟语花香环绕,种植了槐树、海棠、玉簪花等,新建2处乡村公园绿地,村内林木覆盖率达41.3%。

  村里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成立环境监督小组,村里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房前屋后、村前村后被改造成红花绿树的公共绿地,为村民营造了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在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修建村内文化广场、休息长廊、娱乐凉亭……努力打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一户家庭就是一处风景,美丽小院建设为我们创建国家森林乡村增添了光彩。”李海洋说,小美才能聚合起村庄的大美。

  赵庄村:处处皆风景

  走进李遂镇赵庄村,景象让记者眼前一亮,灰砖红瓦的院落,挨家挨户整齐排列,道路两旁的绿植郁郁葱葱,地面干净整洁,一派新农村景象。

  赵庄村干净整洁的街道。

  赵庄村位于李遂镇的最南边,紧挨京平高速,有128户、490口人。作为北京少有的整村迁址村落,赵庄村经历了三次搬迁。起初潮白河水多次泛滥,村民们分别在1939年和1946年两次被迫搬离原址,寻找高地建村。2008年,为修建京平高速,整体搬迁,挨着京平高速建村,成就了如今四四方方的赵庄村。

  李遂镇林业站站长郭宝山介绍,自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后,赵庄村不断绿化造林,打造绿美乡村的宜居条件。“村内道路两侧完成了绿化建设,村周边种植桃树、核桃树、松树、银杏树等,建成了不窄于50米的环村绿化带,一年三季夜不见村。”郭宝山说。据悉,全村造林有生态林198亩,二道绿化林123.3亩,平原造林264.5亩,绿色覆盖率达到68%以上。

  搬迁后的赵庄村不断加强农村交通、给排水等方面的硬件设施提升改造,对村内住宅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记者看到,绿树环绕全村,家家门前两侧都种植着各类花草树木,无乱堆乱放现象。

  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走在村子里,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将村民的居所分割成不同区域,文化广场以南是一层平房小院,以北则是二层小楼,互不遮挡。鳞次栉比的漂亮楼房,楼前屋后树木葱茏,宽阔洁净的活动广场,树荫下的座椅、健身设施,太阳下山后,不少村民都会到这儿来乘凉。有的人虽然已经不在村里住了,但都忍不住常回来看看,贾颖乐就是其中一位。“我每周都回来,人好环境也好,你看看这地面多干净,我就爱回来和老家人聊聊天、叙叙旧。”

  村子变得越来越美丽,生活也丰富起来。村内生产以农业种植为主,大棚种植西瓜及蔬菜等40余亩,全部使用无公害化肥,达到绿色生产标准,村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谈起如今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咱们这村里的环境太好了。”

  后岭上村:绿化有队伍

  后岭上村位于大孙各庄镇西南部,林木覆盖率达60%以上,是一个冬春有绿、夏秋有花的国家森林乡村。

  “深林杂树空芊绵,雄飞雌从绕林间。”从龙塘路右转驶入佟辛路进入后岭上村,道路两侧各类树木连成一片,小鸟在林间嬉戏,一个大型的天然氧吧呈现在记者眼前。“我们村没有大棚,全是林地。您现在看到的从龙塘路以北、佟辛路以西的这一大片林地是苗圃地,占地1200多亩,里面种植着各种各样景观树。”后岭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德向记者介绍道,为了方便管理,大片的苗圃地又分为好几块,记者看到,在各个地块之间的林间小路两侧,挺拔的国槐树分列道旁,为林间劳作的农民提供遮阳纳凉的地方,漫步其中,有曲径通幽之妙,更有林中穿行之美。

  穿过一片绿色,走进五彩斑斓的村庄内,干净整洁的路两侧,杨树、柳树等近15个品种的树木分布村内道路两侧,家家户户庭院或门前都有至少两棵果树,甚至有的村民庭院或门前就是一个小型花园。“看我这小院不错吧,像不像世外桃源。”走进村民李振先的庭院里,记者看到20平方米的庭院俨然就是一个小花园,月季、吊兰、茉莉花等绿植占满了整个庭院。“我离开村子50多年了,去年翻建了房子,今年5月和老伴才搬到老家居住,环境太好了,适合我们这些老年人养老生活,村内环境治理得好,马路干净、空气清新、村民友善,我和老伴每天去小公园、街道、林道上遛遛弯儿,生活太惬意了。”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起,按照“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村内集中绿地宜人化、河渠公路风景化”的要求,李学德带领村“两委”成员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沟旁坑旁、渠边路边、零散闲置的土地一切可种树的边角空地,植树增绿。“我们因地制宜,针对高压线下的街道,我们种植海棠、龙抓槐、大叶黄杨球等乔木;在公路两侧和沟渠边我们种植杨树、国槐、梧桐等;同时,我们还为村民发放杏树、核桃树等果树,让这些果树为庭院、门口增添一抹亮色。”李学德向记者介绍,为了让这抹绿持续下去,村委会定期组织专人为村内所有绿化树木除草、修剪、浇水、除虫,做好养护工作,禁止村民在绿地里乱堆乱放,影响植株生长。

  前鲁各庄村:稻花香里说绿化

  进村路上,榆叶梅、樱花树随微风轻轻拂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地肥水美村庄美的北小营镇前鲁各庄村犹如一幅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

  前鲁各庄村村民柳季会在庭院打理花草。

  前鲁各庄村位于呼奴山脚下,箭杆河静静流淌穿村而过,在箭杆河畔,上百棵法桐守护着河道,太阳花、五色梅等竞相绽放。踏上河上古桥,向桥西南侧望去,大片的稻田映入眼帘。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在稻田垄上,记者了解到前鲁各庄村种植水稻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900多年,是北方区域种植水稻的发源地。但是,因各种原因这里的水稻种植一度中断。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前鲁各庄村规划先行,明确了“汉风古韵两千载,北方水稻第一田”主题,开始适度恢复水稻种植,成立了北京箭杆河边专业合作社,恢复种植水稻200余亩,并连续举办三届水稻插秧节和收割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传统农耕文化。

  在“乐不可支”主题口袋公园,村民们三两结伴,或散步、或坐在亭子里唠家常。近几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不断加强绿化美化及环境建设,拆除村内私搭乱建,实施绿化美化,村内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好了,百姓的生活就好了。我们对村内主要公路两侧做到应绿尽绿,在进村路、张堪农耕园、君德益文化创意园周边种植乔灌树木榆叶梅、樱花树等1600棵,平原造林面积达1051亩。同时将村内的空闲地打造成11个以‘张堪水稻文化’为主题的口袋公园、文化墙和绿色停车场,方便村内百姓生活、娱乐。”前鲁各庄村党支部书记许爱民向记者介绍道。

  茵茵的绿树、翠绿的竹子,各类盆栽、绿植,各色花卉把村民柳季会的农家小院包裹得绿意盎然。柳季会一边打理花草一边向记者感慨道:“早晨起床给绿植浇浇水,赏赏花,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心情舒畅,去年我们家还评上了‘和谐靓丽家庭’。”前鲁各庄村村民充分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等空闲地,大量种植梧桐、国槐、白蜡等植物,全村60%以上的农家庭院繁花似锦、绿意盎然。“在家赏绿,出门见绿,村庄风景如画,生活乐不可支。”柳季会笑呵呵地说。

  大江洼村:自然美于恒

  走进南法信镇大江洼村,满眼皆绿,空气清新,房前屋后的树木枝繁叶茂,鸟语花香……近年来,为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的居住环境和保护意识,大江洼村加强绿化建设与管理,提升村庄绿化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曾先后获得文明富裕村、环境优美村、文明生态村、首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大江洼村休闲小广场内绿树成荫。

  全村在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种植了五角枫、杨树、木槿花等,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有些是20世纪80年代初种下的树木一直延续至今,而后也尽量使用适合本地生长、群众喜爱的乡土树种,避免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相冲突。“前段时间,村内要搭建电动车充电桩及车棚等,但一棵多年的大树却碍了地方,这棵树长得很好,我们也一直养护得很好,绿化很不易,即使有部分客观原因但我也不想就此放弃它的生命。我带领村民一起和请来的专业队伍共同努力,将大树移到了村内的另一片绿化区域,老百姓们知道了都满口赞成。”大江洼村党支部书记吕鹏坤介绍。

  沿着村道走过,看到的是错落有致的房屋,村民在各自的房前屋后都种下了花草与树木,村道旁的休闲小广场内绿树成荫,成了附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生活在见缝插绿的乡村中满是乐趣。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每年春天起都有一队村民走在村内街头巷尾,有的拿着一锹一镐,有的拿着浇水工具,保护好每一片绿色就是他们的日常。“我们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为组员的绿化美化建设及养护领导小组,制订了建设、养护计划和保障措施,按照具体的规划分步实施,还聘请了专业绿化公司设计,按照规划设计施工,保证苗木质量,杜绝病、弱苗进地,定期为花草树木进行浇水、除草、打药、修剪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分内的工作。”

  大江洼村共有41户宅基地,村小人少,多年来全村可随季节变化形成此时可看花、彼时可看叶的风景,每个人都用努力换来了美好。在改善绿色生态的同时,村内的户厕、污水改造工程全面竣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条不紊;街坊路、公厕正在升级改造中……发动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通过自行拆除私搭乱建、美化绿化房前屋后,使村内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10872278/index.html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