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如今已经成为了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高频词”,而垃圾分类大家到底做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跟随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下文简称“海淀环卫科研所”)的研究人员来到海淀区曙光花园密闭式清洁站进行了现场采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带好口罩和手套,做好安全防护,开始隔车随机采样;经过两次四分法之后,采集约50公斤垃圾作为该区域的代表样品。
“研究人员会每周定期来垃圾楼采样,他们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对于我们执行垃圾分类收运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指导垃圾楼的进站垃圾质量甄别工作,促进低值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对于提高政府对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提供数据支撑。”曙光街道花园密闭式清洁站负责人、海淀环卫五队副队长郝铮告诉记者。
垃圾取样后,科研人员回到海淀环卫科研所实验室,随后进行一系列实验分析。经人工分拣、烘干、粉碎后,开展组分、含水率、容重、热值、灰分、有机质及重金属等指标的检测。得出数据与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后进行对比,从垃圾产生量、组分变化、物化特性、终端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海淀区环境科学卫生研究所工作人员进行垃圾采样样本分析。(摄影:田峰)
“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选取典型区域收集站点进行现场调研,开展其他垃圾及厨余垃圾采样工作,并对其物化特性进行分析。”海淀区环卫科研所行政负责人任智慧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海淀辖区其他垃圾量较5月1日前下降了约10%,基本达到阶段性垃圾分类预期效果。海淀全区社区厨余垃圾分出量从5月1日前的平均每天51吨增加至8月的328吨,增幅543%,分出率也稳步提升,目前已经达到19%。其他垃圾含水量平均降低10个百分点,大大降低其他垃圾收运过程中因臭气和垃圾污水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记者了解到,结合当前海淀区厨余垃圾现状,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立项《海淀区厨余垃圾现状调研分析》区级调研课题,以海淀区厨余垃圾现状为研究基础,包括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主产生的厨余垃圾(不含餐饮单位产生的厨余垃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就海淀区厨余垃圾现状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源头分类、收运、处置全链条,重点研究厨余垃圾投放与分类收运环节。
据悉,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区属环卫科研所,从2004年开始,16年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垃圾组分分析,以进一步预估未来厨余垃圾的分出量,提出优化垃圾分类措施、厨余垃圾有效减量相关建议,为厨余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项目开展、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辆配置优化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探索未来海淀区生活垃圾的处置,为垃圾减量空间及方向提出科学依据。
尤其在自今年5月份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科研所根据垃圾分类需要及时对实施方案作出调整,在执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垃圾组分分类,增加分析采样点位、加大采样频次,以期全面了解全区垃圾分类开展实效,为海淀建立更加优化的垃圾分类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垃圾减量空间及方向提出科学依据。
任智慧介绍,从研究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其他垃圾中厨余类的平均占比为57.37%,《条例》实施后,该值降低到32.74%,这一方面反映了《条例》实施后厨余组分已从以往混合的其他垃圾中分出较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厨余垃圾进一步从其他垃圾中分出尚有潜力,还需要市民及相关部门继续努力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