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环境整治给乡村“美容” 废弃坑塘变身湿地公园
发布时间:2020-11-10 18:12:17  消息来源: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作者:佚名

  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周庄子村村北,原有一处占地12亩的废弃坑塘,村里人把这里当做垃圾临放点,垃圾堆积较多,村民避之不及。今年,周庄子村以休闲大会为契机,把废弃坑塘变成湿地公园,把垃圾场变成田园花海,不仅让村民有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引来不少游人旅客拍照打卡。

  周庄子村把原来的废弃坑塘变成了湿地公园。

  村民路艳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每周都会带孩子去县城里的公园玩,想都没想过,这样的公园也能建到自家门口。这些年村里环境真是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垃圾堆放点建了水站、种了树,蚊蝇连天的臭水沟变成了有花有草有湖水的公园。正如路艳所说,近年来,周庄子村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中下力度、出重拳,一系列改革与举措推进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日新月异的美丽乡村让村民越来越有幸福感。

  环保理念环保村

  2018年初,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平谷区委、区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指示精神,周庄子村启动可燃物清零行动,针对村庄内堆放和存储的其他可造成污染的可燃物,实施全面清理。

  在清理过程中,一部分可燃物粉碎还田,留下不少大块木头和劈柴。周庄子村委会找到村里懂木匠的人,把劈柴切割成均等大小,在村委会外边做了一片绿化围栏,来往村民都觉得美观漂亮。得到村民的认可与支持,周庄子开始在全村进行废柴变围栏的绿色环保工程。有的木柴做成屋旁绿地菜园的围栏,有的木柴做成屋前花墙,既保留了农村田园质朴的风光,又让村里环境得到大大提升。

  垃圾分类抢在前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全面实行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周庄子村为进一步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村两委职能,细化分工,责任到人。要求党员及村民代表以身作则,率先行动起来,对自家的垃圾进行分类。通过村两委包巷、党员包街、村民代表包户等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周庄子村正式开启垃圾分类不落地工作。

  村委会将户外垃圾桶收回,并每户发放两个垃圾桶,由村保洁员定时定点上门收取。这样不仅可以规范垃圾收运方式,减少病媒生物孳生地和二次污染,同时创造面对面指导的机会,提高村民主动投放率及精准投放率。

  村保洁员定时定点上门收取垃圾,确保垃圾分类不落地。

  保洁员周春良说:“我们村实施垃圾分类已经快6个月了,从开始的囫囵投放到现在,基本每家每户都能精准分类。”“刚开始的时候不太适应,现在已经完全习惯。现在每次吃饭,桌上都摆两个盆,一个盆里装厨余,一个盆里装餐巾纸之类的,时间一长,孩子老人都能主动分类了。”村民周红伟说。

  为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周庄子建立奖惩机制,每月由村干部对各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抽查,分数高者给予奖励,分数低者与保洁员共同进行一次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美丽乡村绘画卷

  周庄子村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涌现出周春民、周明智等众多在北京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书画大家,已连续举办七届“大美平谷,水墨周庄”书画展。书画正在成为大兴庄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全国各地众多书画爱好者聚集大兴庄。

  为创建美丽乡村,促进产业升级,周庄子村拆除私搭乱建30多处,共计400平米,清理乱堆乱放50多处,清运垃圾20吨,并通过“党员志愿服务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日”开展街道清扫、环境治理,形成常态化机制。同时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对村民房前屋后进行景观化打造,统一粉刷外墙,安装移动厕所5座,更换太阳能路灯80盏,增添休闲长椅70把,新增垃圾桶70个,栽种玉兰树、银杏树、海棠等共计600多株。

  周庄子村对村民房前屋后进行景观化打造,创建美丽乡村。

  环境的提升推动书画之乡周庄子村的创意文化产业同步升级,文化赋能的美丽乡村,让田园生活焕发新的活力。环境提升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绘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画农庄”美丽画卷。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10884827/index.html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