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意见》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近期,《经济日报》特邀五位顶级经济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
推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迅猛发展,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大幅提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依法纠正身份、性别等就业歧视现象,保障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进一步畅通企业、社会组织人员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渠道。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要交给市场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和条件。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哪一类市场发展滞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市场发挥功能,从而影响市场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发展迅速,目前97%的商品和服务已由市场定价,但要素市场发育明显滞后,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相对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最重要的是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改革的方向是,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要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进而调节供求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等改革举措。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政府定价机制由制定具体价格水平向制定定价规则转变”,也就是政府从“定价格”向“定规则”转变,充分体现了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方向。
加快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从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力由国家统包统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转变到企业有用人自主权、职工有择业自主权,通过劳动契约实现就业,我国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取得了巨大进展。这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崛起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形成提供了初始动力,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劳动力要素及其派生的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户籍、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行政性分割,致使全国城镇4.2亿就业人员中有2.8亿名农民工,形成了就业双轨制,阻碍了劳动力公平竞争与城镇化合理推进,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针对当前劳动力要素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意见》提出了四项体制机制改进意见,可以归纳为“两个畅通”。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落户渠道。“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这对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畅通职称评审渠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职业标准,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这对于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劳动力创造性,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自由职业者积极性,都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我们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赋予更大自主空间,允许试错纠错
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但从实际情况看,要素市场却是我国市场体系发展中的一个短板。《意见》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瞄准各类要素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意见》提出要形成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机制,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价自主权,推动政府定价机制由制定具体价格水平向制定定价规则转变。对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则,《意见》提出要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规范要素交易平台治理;打破地方保护,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交易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总的来说,《意见》对新形势下完善要素市场作出了系统全面的战略部署和切实有效的具体安排。把这些政策举措落到实处,需要营造有利的改革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改革机制也很重要,顶层设计要与基层试验有效结合。顶层设计主要是管方向、划底线,在此前提下,要给地方、基层、企业和个人留出更大自主选择空间,允许试错纠错,鼓励大胆创新,更大程度激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形成高标准的要素市场体系。
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
我们的发展最终要靠改革、靠创新,而改革创新的重点是扫除那些制度性障碍,包括要素市场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意见》的出台,实际上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现代要素市场特别是新型要素市场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土地要素方面,《意见》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一是回应了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国有建设用地能不能一体化的问题。前段时间将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明确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要一体化,为入市创造条件。当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后产生的收益该怎么分配的问题还需要探讨。二是提出了工业产业用地适度市场化问题。让工业用地价格能够反映供求情况,这一制度对我国工业产业的整合意义很重大。三是关注如何盘活存量土地问题。把低效的、长期不开发的建设用地收过来进行整合和功能转换,通过国家统一制度安排,对中心城市发展意义很重大。四是明确了耕地占补平衡由省来统筹,可以跨地区平衡,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