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四个助力”为脱贫攻坚埋下希望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0-04-02 18:47:49  消息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佚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深刻阐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备的有利条件,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当前,我们应该看到疫情造成一些地区春耕受阻、扶贫产品销售运输不畅、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等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多举措、多途径保障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

  脱贫攻坚需要制度的助力。如今,在中国之治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责任体系、政策体系、考核体系等构建起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同时,弱鸟先飞因地制宜扶贫先扶志等极富创意的扶贫思想得到了检验,这些都在推动着脱贫不断迈向新高度。数据最有发言权,我们看到脱贫攻坚各项优惠政策全部兑现,如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260.95亿元已全部下达,比2018年增长18.85%,连续四年保持每年200亿元增量。在脱贫领域,中国速度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得到了充分展示。

  脱贫攻坚需要人才的助力。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可以说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关乎脱贫攻坚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全面建立职业农民的制度,加快培育新型的农业经济主体,支持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兴业等各类人才政策,推动农村人才越来越兴旺,农村发展持续多元化。数据显示:目前全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已全部投入扶贫工作。2018年,首批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共投入帮扶资金1.3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1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2.34万人,培训技术人员3.73万人,帮助销售农产品3.27亿元,真正发挥出了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意义。

  脱贫攻坚需要科技的助力。科技是推动一切领域发展的重要推手,脱贫攻坚也不例外。当前新技术正在重塑农村的传统生产方式、农民的种植养殖思维方式,高科技已经让农村的脱贫攻坚驶入了快车道。可以说,脱贫攻坚是一个不断寻求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探索过程,关键是找到行之有效的新路子,而科学技术就是最高效的新路子。比如,一些地方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让农村电商进入千家万户,让农民足不出户把商品卖出去,真正增强了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需要干部的助力。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当前,我们看到各地积极针对贫困程度深、帮扶力量弱的贫困地区,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他们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带领农民振兴产业发展,助困难群众迅速脱贫致富。前段时间,被评为时代楷模的黄文秀同志就是众多优秀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她的事迹也正是千千万万奋战在脱贫一线党员干部的事迹,他们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出谋者,成为了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辛勤付出。

  时不我待,唯有奋进。相信,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勇气和信心。当前,只要我们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贫困问题,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如期高质量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断奋进。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