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同时第一批20项不应由居委会和村委会出具的证明清单予以公布。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便民之举,社区万能章乱象将得到整治。此后,哪些证明无需再开、哪些证明不再找居委会和村委会开,各地各部门将相互衔接、依据清单进行实施。
少开证明是为基层减负的务实之举。第一批无需办理的证明清单一经公布,获得叫好声一片,网民纷纷点赞,基层深深拥护,大家对后续清单翘首以盼。曾几何时,群众因需要开出我妈是我妈等循环证明奇葩证明而发出的愤懑之声屡上新闻。滑稽之感、讽刺之味,让人印象深刻。为何开证明一事让群众怨声载道?是因为开证明的背后凸显的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办事的诉求,体现的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诚意!民生无小事,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的有力举措。放管服改革以来,政务服务更便民逐渐成为各地政务改革的当头炮、先手棋。
对于依旧保留的证明事项,群众呼唤创新方式、便民办理。减无可减之后,对于保留的证明事项,需要借助数据互联等技术手段为政务服务提速增效,进一步落实便民。如今,通过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已实现从打破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发力,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为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群众办事成本,各地不断探索,浙江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海实行只跑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东推出不见面零跑腿,甘肃力推不见面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等服务。诸多高效举措,如一站式办理、网上办理等,值得借鉴推广。
热心服务、一心为民是需要长期坚守的服务准则。不论形式如何创新,手段如何多样,说到底,为民服务最可贵的是真诚的心意、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除了现场的热情介绍和导引,线上咨询及服务也需要耐心以待。不仅要将办事指南和流程操作等搬到网络上,还要送到群众的眼里、心里。对于不擅长运用互联网、不善于识读文字的老人及农民群体,建议有懂技术的人予以及时指导。
《指导意见》的印发为各地推进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衔接环节多、任务繁重艰巨。优化政务服务是群众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热切期盼,只有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打通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才能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