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更好了,销量增加了。”谈起巧家小碗红糖,巧家县佰意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卫如是说。近年来,巧家红糖产业发展中,通过柔性引才,建立红糖专家工作站,对红糖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提升红糖技术水平,促进红糖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巧家县地处金沙江畔,年均气温21.1℃,境内太阳辐射强,日照率高,金沙江沿岸海拔1100米以下的谷地,又为甘蔗的自然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蔗含糖份达到了14%至15%之间,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高糖份蔗区之一。然而,巧家小碗红糖的精髓在于所选用的原料——甘蔗。巧家小碗红糖采用古法熬制,在物理结晶过程中保留了除蔗糖外多种有利于人体的微量元素,被誉为“东方巧克力”。巧家小碗红糖古法小碗制作技术被评为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打造红糖特色产业,该县柔性引进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聘请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作为专家顾问,采取建站在部门,服务带动一个产业的模式,与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签署《支持巧家县红糖产业发展战略协议》,引进张跃彬专家服务团到该县热区产业发展中心建立张跃彬红糖专家工作站,对甘蔗栽培技术管理、新品种选育、红糖市场营销等提供技术指导。
“自从引进张跃彬专家对巧家小碗红糖提供技术指导后,巧家红糖的销量增加了20%左右,新的糖在传统红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与传统红糖相比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好,创新性更强,既适应了市场发展需要,也为巧家精品旅游县城打造提供了特色产品支撑。”朱立卫高兴地说。
自工作站建立以来,专家帮助该县找准红糖产业优势定位,提供红糖市场消费需求数据,指导进行产品改良和工艺改进,从增强企业主体科技创新意识,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角度,对红糖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提升红糖技术水平,促进红糖产业发展。张跃彬谈到,我们通过深入调研,从本地选育了台糖134、印度红CO213等优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建成甘蔗高产示范园2700亩,直接培训本土人才300余人次,间接培训1000人次以上,培养了蔗糖技术人员69名。
巧家小碗红糖深受国内外群众喜爱,在近几年的南博会上,巧家小碗红糖也非常受欢迎,每次的产品几乎都销售一空。巧家小碗红糖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巧家“节日经济”“旅游经济”“文化经济”,也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致富经济”。
“我家去年免费领到甘蔗种子,试种了3亩甘蔗,每亩大约收产8吨左右,按每吨700元的价格全部卖给合作社。榨糖期间还在糖坊做零工,每天挣得120元。”茂租镇鹦哥村南坳村民小组贫困户陈礼祥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打算再新植2亩,争取让一家3口‘钱袋子’更鼓,早日摘掉‘穷帽子’。”
目前,巧家通过柔性引才,红糖产业发展生机迸发,现新植甘蔗面积2800余亩,种植面积达5200余亩。今年,预计生产红糖3300吨,实现收入4500万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20户1180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保障。(李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