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镇床子头村果园内,现代矮化密集栽种的一排排果树矗立在水泥支柱立架间,行行笔直,棵棵挺立,农用车机声轰鸣,果农在田间施肥忙。进入春季以来,海阳在抗击疫情同时,抢抓苹果园剪枝、施肥的关键农时,全力推进苹果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辛安床子头村苹果产业示范园是海阳打造的首批六个示范园之一。2020年,海阳将分别在发城镇、留格庄镇、辛安镇、徐家店镇等四个乡镇打造6个矮砧密植现代苹果示范园。
“中国苹果看山东,山东苹果看烟台。”海阳作为烟台地区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起,海阳发城镇王家山后村“皇家”红富士品牌直接带动了海阳果业发展,数十年时间,海阳苹果产业飞速发展,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种植业已经成为海阳农业产业中规模最大、品牌价值最高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国内外苹果产业态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内新兴苹果产区异军突起,苹果贸易竞争日趋激烈,海阳果业发展急需来一场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塑造”为核心内容的苹果革命。
2020年,海阳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标准化生态果茶园9个以上,以高质量发展潜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海阳市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也提出,3年内在11个乡镇建设200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完成10万亩老龄果园更新改造,建成1个1000亩烟台市级示范园、3个500亩海阳市级示范园、23个200亩镇级现代苹果改造示范园。到2022年海阳全市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苹果总产量46万吨、产值26亿元的发展目标。
“推动苹果产业升级,既是形势倒逼、发展阶段使然,也是把握苹果产业发展规律的主动作为。”发城镇党委书记任飞深有感触。作为果业大镇,辖区内果园郁闭交接,透光通风差,优质果低,市场价格竞争力较弱,果农的受益受到了很大影响。
发城镇河南村通过土地流转,规划打造了200亩现代矮砧密植苹果产业园示范区,沿着坡度层级而上、疏密有致,村民正在按照现代矮砧密植栽培技术种植现代矮化密植优良果树品种,整个园区应用果园生草、立架支柱,实施果树矮化、水肥一体化、机械化、生态有机化。据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于海军介绍,在首批6个示范园每个村庄果园特点不尽相同,在规划设计时因地制宜,大致分三种模式运作,河南村、留格庄村、民生村等村利用梯田改为坡地,属于“就地取材”型,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种植面积;而传统的果园村王家山后村采取老式苹果树刨根换种,改良土壤,更换品种的“原地改造”模式;对于像床子头村等新兴的苹果种植区,则采取重新规划土地方,直接大苗栽植“红肉苹果”富士新品种的“平地而起”类型。尽管采取操作模式不同,但都将为海阳果业新旧动能转化提供经典样板模式,并对下一步苹果产业园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截止到2月份,海阳14000亩郁闭果园完成去大枝修剪,9500亩果园进行土壤改良,1200亩新建果园完成土地整理工作。在苹果品种选择上,海阳果业发展中心还建议果农按照增加早熟、早熟品种比重、适当降低晚熟品种比重筛选苹果品种,以实现果品分散均衡上市,增加收入。
“酒香也怕巷子深”。海阳苹果现有“皇家”“王山”“凤鸣杨格”等多个品牌,在市场上也小有名气,进一步做好宣传推介,提高海阳苹果品牌影响力也是提升海阳苹果产业发展的关键。“2019年,我们举办了海阳首届苹果采摘节,开展产销对接、网红推介、商超及电商订购签约等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阳苹果的知名度。”海阳市商务局局长蒋峰表示,如何借力迅猛发展的微商网络、全新媒体宣传推介海阳苹果品牌是我们下一步考虑的工作重点。
为扶持苹果产业发展,海阳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列入“三重”工作,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加大考核力度,形成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合力。红彤彤的苹果,承载了海阳人的梦想,寄托着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围绕发展壮大苹果这一富民产业,海阳正持续做好“种好优质苹果、讲好苹果故事、卖好海阳苹果”三篇文章,让海阳苹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苹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的致富果、幸福果,不断擦亮海阳苹果品牌,成为海阳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