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全面搞好夏粮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1-06-25 10:18:25  消息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作者:佚名

  今年天津市继续采取多项惠农政策,170万亩夏粮获得大丰收,同时实现“双增”,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连日来,我市夏粮收获已从南到北进入高潮,市农机管理部门和涉农区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服务队开展夏收,帮助农机手和种粮户对接,协调调度收获区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确保成熟一块抢收一块,实现颗粒归仓。与此同时,全面搞好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和离田环保处理,严禁露天野外焚烧,确保空气质量。

  夏粮实现“双增”

  在滨海新区小王庄镇陈寨庄村,今年小麦获得好收成。望着金灿灿的麦田,村民们高兴地说,过去因为不能浇灌,很少有人种小麦,怕小麦旱死,今年不但种小麦了,还获得了好收成,大伙儿都特别开心。特别感谢市、区、镇三级农技部门下乡开展科技指导,送来了适于旱田种植的小麦良种,并指导科学施肥等。

  市农业农村委种植业管理处负责人王学忠介绍,为确保粮食安全,去冬今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夏粮种植面积,10个涉农区都种小麦。为了确保丰收,我市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扩大良种覆盖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种足、种好冬春小麦。

  在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千亩麦田一片金黄。村“一肩挑”薄秋峰满脸笑容地说,特别感谢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每一块麦田都变得特别平整,旱涝保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让麦田肥力进一步增加,确保了小麦长得好、产量高。

  今年小麦生长中后期,一些地方的麦田出现条锈病等,对夏粮丰收存在威胁。了解这一情况后,市农业服务中心及时组织农技专家第一时间赶到麦田认真调查,并很快拿出防治方法,在很短时间内就根除了这一病害。

  针对现有乡村大多数由中老年人种粮的实际情况,今年市、区农业部门全力配合,积极开展麦田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统防统治 ,特别是积极利用无人机等先进的设施开展大范围集中作业,破解了农村种粮劳动力短缺难题。武清区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区财政出钱聘请第三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相关作业,减轻了农民种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王学忠介绍,今年我市170万亩夏粮生产实现“双增”:面积比去年增加14万亩;总产量将达到70万吨,比去年增加7万吨左右。

  机收机播做到两个百分百

  连日来,武清区麦田全面进入收获期,农机合作社能手张孝联带领农机手们每天早晨5点就下地收割,中午在地头简单吃一点,接着干到晚上8点多,虽然很苦很累,但是看到乡亲们的笑脸,他的心里特别高兴。

  市农业农村委农机管理处王全兴介绍,今年小麦收获季,我市实现百分百机器收割,已投入联合收割机2700多台,除了本地农机手外,还及时招来了其他地区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手,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确保颗粒归仓。

  为确保每一台联合收割机都能顺利开展机收作业,市、区农业农村、气象、交通、石油等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调度农机设备、预报天气情况、畅通绿色通道、保障燃油供应等方面发挥各自职能,通力协作,共同保障我市“三夏”农业生产平稳进行。一些农机生产厂家也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及时来到田间地头跟踪并提供农机检修、零配件更换和故障排除等多项服务,让每一台联合收割机都能安全顺利作业。

  为确保全年粮食丰收,我市涉农区一边忙着收获夏粮,一边忙着播种秋粮,投入播种机和配套农机具15000多台套。静海区是我市粮食生产主产区,为了确保粮食全年丰收,他们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抢收一块后,立即抢种一块,采用新型农机具,在收获的麦田里直接播种,大大节省了播种时间,给玉米丰收抢出了难得的时间。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我市夏收夏种积极采用智能农机,采取无人驾驶方式,效果特别好。王全兴介绍,这些智能化设备广泛应用卫星导航、农业专用传感器以及远程监控等技术,已经运用于小麦、玉米生产中的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各个环节,特点是作业效果要比人力作业更高效、更优质。

  秸秆全部变废为宝

  连日来,记者在滨海新区、静海区、武清区等地看到,小麦秸秆禁烧已经得到全面落实,过去麦农焚烧秸秆的现象已彻底根除。

  在武清区上马台镇小麦收割现场,10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机声隆隆地进行收割,麦粒进入储粮仓。机器尾部同时抛撒粉碎的秸秆,覆盖在地面上。一位农户高兴地说,这些被粉碎的秸秆很快就被翻到土层当中,腐化成绿色有机肥,节省很多肥料呢,对于下一茬玉米种植很有好处。

  王全兴告诉记者,为了杜绝秸秆焚烧,我市要求所有联合收割机必须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否则不能进入麦田进行机收作业。为帮助农机大户开展好这项工作,农机管理部门采取了很多项帮扶措施,效果良好。

  为开展好今年小麦机收作业,特别是做好秸秆环保处理,所有联合收割机全部加装粉碎抛撒装置,做到秸秆还田。另外,还准备了秸秆搂草机、打捆机等,把一部分小麦秸秆进行自动打捆,然后外运,给秸秆环保无害化处理又探索出一条新路。

  在滨海新区小王庄镇的一些麦田,今年增加了一道新景观:收获完的麦田里,出现了一个个麦秆圆筒。记者在其中一处作业现场看到,前面有一台收割机收割小麦,后面紧跟着一台自动搂草机,把剩下的麦秆收集起来,另外一台打捆机立刻把麦秆“吃”进去,随后就“吐”出了一个个圆筒状的麦秆包,整齐有序地散落在麦田里,紧接着还有一台大货车装车运走,整个作业一气呵成。

  “这些被打包的小麦秸秆,将会运到养牛场,充当绿色饲料;还会运到造纸厂,当做原料;一些发电厂也收购秸秆。秸秆用途较为广泛,特别是一些养牛场很喜欢这种小麦秸秆,因为价格实惠,加工处理后,牛很喜欢吃。”农机大户刘占义说。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06/t20210624_6370252.htm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