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江乡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名片
发布时间:2021-07-07 19:34:49  消息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靖宇县濛江乡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试点先行、连片打造、整体推行、注重实效”原则,聚焦特色亮点,积极探索“一三三”工作法,不断激活农业产业新动力,力争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

  守住一条红线,筑牢振兴基础

  把土壤健康管护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对土壤性质功能再认识、再定位,对土壤科学使命再谋划、再拓展,立足实际提出了“持续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土壤资源持续高效安全利用”基本思想,扎实推进土壤质量提升工程。严格实行“分区、分类、分级”管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全乡5.78万亩耕地进行全方位摸排,分区、分类、分级建立台账,实行“红、黄、绿”管理,目前,17个村实施了土地质量提升项目,施用有机肥1.19万吨,改善提升耕地4815亩,有效促进了土壤健康管护。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坚持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通过对农业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措施,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三年来,累计使用农药量低于11吨、使用化肥低于900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4.3吨,实现了“双减半”。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深入开展宣传,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作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土样采集,并针对主要种植作物的施肥用量提出建议,设立测土配方公示牌,科学指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实施配方施肥、按方施肥,确保耕地质量,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稳固三大支撑,提升振兴质量

  把强化产业发展支撑摆在突出位置,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盘活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成立传统特色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为传统特色经济作物梳理排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针对蓝莓、贝母、人参、五味子等10余种传统特色经济作物,进一步完善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具体规划,特色种植产业分布零散、种植粗犷、收益波动较大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成立濛江乡标准化种植协会,培育濛江传统特色产业品牌,进一步提升传统特色经济竞争力。抢抓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机遇,在推动传统产业品质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构建以吉林省泉香甜百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100亩百合绿色种植基地及靖宇县吕磊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5万平方米绿色天麻种植基地为引领的新兴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领,全力推动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创新特色产业合作模式,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引进鑫浩源肉猪种猪饲养基地和金合牧业肉种鸡养殖项目,探索“乡政府引导、畜牧项目带动、产业扩大发展、农民配合受益、绿色有机发展”的新路线,以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准绳,全面加强与域内外企业合作,进一步健全了产业发展链条,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有机产业发展之路。

  强化三大保障,凝聚振兴合力

  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强基提能行动,全乡村部平均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村17个,村级组织“有钱办事”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动力保障。积极推动“智志双扶”,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认真修改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群众的言行举止,遏制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开设农家书屋,并定期更新各类书籍,建设文化广场,丰富农民业余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实。强化科技保障。积极发挥土专家、特技特派员和产业指导员作用,将技术直接送到农户。全乡共选派18名农林技术人员到18个村开展技术指导,围绕“能力培训、种植创业、带动增收”三大环节,从村“两委”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回乡创业乡土人才中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目前,已培育致富带头人205人,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07/t20210706_8129663.html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