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那些驾着无人机进军棉田的农业新人
2020-04-02 18:50:1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佚名 【 】 浏览:110次 评论:0

  从安徽组织30多架无人机来新疆,马洋洋给棉田打脱叶剂一个月多了。回想去年此时初来新疆作业,马洋洋有种恍惚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年跑的地方太多了。

  这个1994年出生在安徽农村的大男孩,曾经一心就想满世界转转。但父母之命让他自从初中毕业就留在了家乡阜阳,在车间专职电焊。

  年轻的心却向往天空。先是对航模有了兴趣,不久,被父母训斥不务正业的马洋洋,接触到了***无人机。

  2017年底,瞒着父母,马洋洋向朋友借钱买下了一台极飞农业植保无人机。就是这台整机,让他在第二年如愿离开了车间,开始了全国的巡飞。

  短短几个月,他的足迹遍布安徽、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用无人机给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芝麻、棉花等不同农作物乃至森林都打过药。

  队伍每到一处,不仅让农民们见识了新奇的无人机,更以实际效果征服了农田。

  今年8月底,已荣升为皖老K飞防队负责人之一的马洋洋,带队来到新疆,一直待到10月中旬。这期间,团队主要负责给棉花打药、打脱叶剂。

  拥有3700余万亩棉田的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产棉区,2018年产量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3.5%。10月一到,新疆即步入棉花大规模采摘季,近四成已不再需要人工,全由现代化机械完成采收。

  为了配合机器采收,棉花叶子需要提前两周时间进行脱叶处理,以免在机械采收时混入,影响棉花质量。

  在尉犁县种了3500亩棉花的大户张林告诉记者,打脱叶剂的工作主要通过拖拉机完成。这种方式效率高、成本低,但牵引药罐的拖拉机每次驶入棉田,至少会造成8%的棉花损伤,同时会把土壤压实,造成土壤板结。

  2016年秋,几个年轻人登门找到了张林。他们来自广州一家叫作极飞科技的公司,还带来了一架无人机。年轻人说,可以用它喷洒脱叶剂,耗水量只有拖拉机洒药的几十分之一。

  用这么点水?行不行?不惑之年的张林未露声色,内心却满是怀疑。但面前的年轻人承诺,不见效不收费,有损失赔偿。

  张林决定一试。来到田边,20岁出头的飞手手拿北斗差分定位终端,沿着农田边界走了一圈,卫星地图随即显示在手持地面站的屏幕上。手指一点,无人机从规划航线到起飞、作业,再到返航,全部自动实现。

  最后的结果,张林很满意,跟拖拉机的费用差不多,用水量、用药量少了很多,也不会压损棉株。

  短短几年,这一现身棉田的新型智能装备,迅速获得了新疆棉农的认可和接受。新的技术带来了农田管理效率的大幅提升,也催生了新的职业。今年,像马洋洋这样从外地赶来新疆的飞手有1500多名,带来了近3000家极飞植保无人机。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已专职植保。

  比如马洋洋的皖老K飞防队,短短三年,从无到有,拥有20多辆车、30多架飞机,20多名队员中大部分都是90后。

  传统的农业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而极飞科技也已成长为国内农业无人机领域的龙头。

  种棉大户张林对无人机的满意,还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一直为他管理棉田的师傅肖代军换岗了。

  今年7月,张林大手一挥,买下了两台最先进的极飞无人机,操控比两年前的机型更为智能简单。不用人工再测量农田,也不用手持两款设备,一部手机足矣。而在这背后,是我国在农业智能化领域的快速进步。

  手机app上,点击哪块农田,就能直接作业了。马洋洋说,通过厂家提供的地图测绘服务,在他主要服务的尉犁县,近100万亩棉田的地形图都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

  会发微信红包就会用。黝黑健壮的师傅肖代军,在49岁年纪从拖拉机手转为无人机飞手,与年轻的马洋洋成了同行。

  极飞科技的数据显示,今年,38万新疆农户的1300万亩棉田,通过近4500架极飞无人机完成了脱叶剂喷洒。新疆农牧业机械管理局预计,到今年年底,新疆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将突破5000架。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那些驾着无人机进军棉田的农业新人 责任编辑:caij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岱山县抗疫情抓生产同步助力春耕 下一篇湖南省常德市:防疫紧 春耕忙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