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要打通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任督二脉”,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引凤还巢”
“空巢”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人气不足、人才缺乏是乡村发展的最大瓶颈。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空巢”现象严重。有些贫困县2/3的人口在外务工,留守在乡村的基本是老人和儿童。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乡村缺乏内生发展动力和生活消费活力,直接影响乡村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此次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无法如期返城务工,一些用工岗位可能暂时缩减招人。由此,滞留在乡村的人数可能比往年有所增加。如何使这部分人不返贫,值得慎重对待与科学谋划。
一个应对之策是,大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小城镇建设。
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亿,占总人口比重为60.6%,已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8-2020)》确立的城镇化率目标。不过,贫困地区的城镇化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为巩固脱贫成果、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可抓住新一轮城镇化规划的契机,在充分考虑乡村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脱贫县、乡(镇)新型小城镇建设框架。
脱贫县、乡(镇)的城镇化不同于城市化,也不同于一般的城镇化,不能走“拆迁—建房—空置”的老路,而要重心前移,以乡音、乡情为纽带,动员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归乡,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家乡建设。
应该看到,外出务工人员长期在外打拼、见多识广、头脑灵活、经验丰富,又拥有一门或多门技术,有的还具有管理经验。如果引导回流、扎根乡村,就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期发展。
从数据上分析,乡村人才回流的内因正在形成,“引凤还巢”迎来重要契机。2018年,就地就近就业的人数比上一年有所增长。同时,在乡内就业增幅多于在乡外就业,不进城增幅高于进城增幅,这说明新生代农民的进城意愿有所下降。同时,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只有极少数在务工城市买房。新生代农民一般会在户口所在地的县、镇购置房产。这为人才回流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
具体来看,各地应顺势而为,吸纳更多的人留在家乡,进一步充实乡村振兴力量。要加强主体、资源、政策和城乡协同发力,避免代替农民选择,同时引导农民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主体活力,激活内生动力。要科学评估财政承受能力、集体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本动力,防止刮风搞运动,合理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制度保障等供给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搞活乡村生产、生活和消费
在人才回流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造血机能,积极拓宽乡村产业、特色旅游等发展,完善乡村生活配套服务。
一要扶持电商产业,助力创业就业。
可结合新生代农民熟悉互联网、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大力扶持和推进乡村电商产业、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借力发力”,打通乡村经济产业链,搞活生产、生活和消费市场。
2018年、2019年,有关方面接连举办了10期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培训学员1031人。跟踪调查显示,466名学员在2019年的电商经营总额达17.7亿元,带动贫困户6.88万户。建议把滞留在家的农民纳入不同层次的培训范围,因材施教,增强专业技能,助力创业就业。
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可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和“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
二要开展线上教育,助力立德树人。
乡村振兴的一个基础要素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基础环节是发展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二是针对提升农民素质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以促进农业生产为目的的技能教育、以提升农民文化品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当前,应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教育。
三要提升创新服务,助力乡村旅游。
不少贫困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富集。为了宣扬旅游品牌,可积极运用网上直播平台,大力发展乡村“云”旅游业,助力形成与传统旅游互为补充、“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
总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注重典型带动、有序推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腿和乡村建设短板;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期,重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吴才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