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边区” 湖南株洲逐梦“绿富美”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0-05-18 18:16:07  消息来源:农视网  作者:佚名

  中新网株洲5月12日电(记者 邓霞)“看到邻居家都用上了干净、无气味的厕所,我也决定花一千多元钱把厕所改一下,何况上级还免费帮我们安装了塑钢化粪池。”湖南株洲醴陵市枫林镇时轮村村民张先生感慨地说。

  时轮村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2018年底该村还有217户农户没用上卫生厕所。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该村今年已完成改厕103户,还有60多户正在改建中。

  厕所改好了,时轮村的村容村貌也随之发生变化,村里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臭水沟也治理好了,屋前屋后还种上花草树木,村民住得更舒适了。

  时轮村的变化是株洲市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一个实例。近三年来,该市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首战告捷。

  一颗小黄桃引爆乡村产业大发展

  发展黄桃8.3万亩、总产量4.5万吨,产品畅销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并远销到阿联酋、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株洲炎陵县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黄桃产业,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了桥梁。

  炎陵黄桃的热销,带动了物流、包装、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县建成电商产业园和电商扶贫中心,注册电商企业670余家,连接微商户8000余户,39个乡村旅游村、300余家“农家乐”“采摘乐”等分享黄桃“红利”,黄桃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超过6万人参与黄桃产业链,人均增收9000元。

  近年来,株洲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株洲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关于创建株洲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2018-2020年)》《株洲红茶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对畜禽、蔬菜、粮食、油料、水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顶层设计,炎陵黄桃、茶陵红茶、攸县大豆、醴陵油茶等“一县一特”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截止到2018年底,株洲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44个,培育省级农业特色小镇5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9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238家、家庭农场1923家,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催生了畜禽、蔬菜、粮食、油料四个百亿元产业,水果、竹木、茶叶三个50亿元产业。

  一首小山歌唱响乡风新文明

  “南岳之北、湘江岸边、我们的家园、古老的浦湾……”每天晚饭后,伴随着株洲渌口区朱亭镇浦湾村“村歌”优美的旋律,浦湾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村文化活动广场,一边看广场舞大妈们排练村歌舞蹈,一边随声附唱。

  浦湾村党组织书记陈和平说,浦湾村曾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风民风较差,不良习俗随处可见。2016年株洲市委选派优秀领导干部进驻后,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多方力量的支持,广大村民的努力,浦湾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不仅“口袋”富了,“脑袋”也在逐步变富。

  攸县新市镇福寿万村发起殡葬改革,欲彻底抛弃传统土葬,建立一座“其善荫永安堂”骨灰安放室;茶陵县大力提倡婚事新办,鼓励以集体婚礼、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方式举办婚礼;醴陵市政府投入2.2亿元用于乡村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家园和门前“三小”等硬件建设……目前,株洲市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已在株洲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一个小村官推动农村基层大治理

  醴陵市国瓷街道土株岭村在2016年基层党组织考核中评定为“软弱涣散村”,在随后换届选举工作中,李志勇高票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这个“烂摊子”,李志勇没有退缩,奉行“事虽难,做则必成”的信念,找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交心谈心,找村民拉家常,找出了制约村上发展的症结所在。

  三年来,李志勇带领村干部、村民修建村级主干道2.97公里,修建村组级道路7公里,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兴修水利工程20多处,解决了100多亩良田的灌溉问题;兴建惠民饮水工程,12个组、300多户村民用上放心水;为13户贫困户免费安装接通自来水,全村15户、4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了村上的长远发展,村党支部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培养3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土株岭村在2018年度城市创建工作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实现了由“乱”到“治”。

  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乡村发展和社会治理,株洲市在湖南率先出台《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党的建设的二十条意见》,强调要农村和城市党建一起抓、两手硬。之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城市社区党支部“五化”建设标准》等多个指导性文件也相继出台。

  有了制度保障,村干部“腰杆子”也硬起来了。2018年,村干部组织村民开展治安巡逻1.2万余人次,参与处置各类事件5300余次,协助调处治安纠纷1080余件,协助交通疏导4300余人次,排查安全隐患1380余处,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06起。(完)

  (作者:邓霞)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