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4月22日讯 (记者 郭彦英通讯员顿映杰) 依山傍水的张家川县马鹿镇花园村掩映在寂静的群山之中,一条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一间间青砖白墙的农家房舍、一个个欣欣向荣的种养殖合作社和特色产业繁荣发展、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马在河滩里悠闲地游走、一个个漂亮精致的农家乐内飘来家常菜的香味
村民们笑着说:以前我们村是个贫困村,这几年村里的通村路都硬化了,直接通到家门口了,太阳能路灯也有了,每年七八月份,山花烂漫时,来这里游玩的人就多了,我们的生活也随着乡村旅游好起来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村庄像花园,也是花园。
产业扶贫是马鹿镇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是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脱贫的治本之策,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根本举措。
以前,我们全村只有一条土路,晴时一身灰,雨时一脚泥,村民出行极不方便。在农业产业上,以种植玉米、大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村民们说。当时该村基础设施落后,但他们一直在努力摆脱贫穷。
近年来,花园村依托世行六期项目,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新建2个养殖合作社、1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2个大型农家乐,修建旅游厕所3座、停车场1处,让全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种植230亩乌龙头示范区,引导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累计建成村级文化广场、乡村舞台、村级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农家书屋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网络工程实现了全覆盖。
每天喂牛、放牛,给牛棚消毒,每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哩,在合作社打工收入稳定,还能在家务农,两不误。谈起生活和收入,花园村四组52岁的贫困户冯林娃深有感触。
得益于扶贫政策,花园村五组的脱贫户何银银走上了养牛育肥的脱贫致富路,而这些变化,仅仅发生在2018年至2019年之间。在何银银家的院子里,南面和西面是宽敞的牛舍,牛舍里的10头牛见了生人一点也不惊慌,睁着黑溜溜的眼睛张望着来人。何银银自信地说:养牛收入稳定,我很高兴。大家都叫我牛倌,常年养牛,技术比较娴熟,现在还被聘请到合作社当饲养员,日子越来越好,想着能为村上的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出点力,每月还多收入3000元,我也乐意。
花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9月世行六期项目投资开始组建,共投资378.45万元,其中国内配套262.32万元,世行资金116.13万元。社员涉及花园、寺湾两村村民。目前合作社有社员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39户,其中花园村29户、寺湾村10户;非贫困户6户,覆盖农户195户845人、贫困户61户254人,占项目村农户的22.6%,其中贫困户社员39户175人,占项目村贫困户的69%,贫困户社员占入社农户的91.6%。
合作社辅导员王文宝告诉记者,合作社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扶贫车间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合作社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生产,贫困户入社入股分红的总体思路,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供求关系,发展订单养殖。目前基础母牛达180头,已完成修建并全面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机械化生产,监控无线网全覆盖,有效带动了贫困户61户254人脱贫。
在全村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后,该村又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脱贫的基础上,寻找致富之道。
马鹿镇花园村地处陕甘交界,位于关山脚下,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植被保存完好,适宜于人们渡假、休闲、旅游,是陕甘地区盛夏避暑的天然阳伞。2019年人均纯收入是4850元,现有贫困户11户42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开发旅游,带领广大群众真抓实干,使全村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18年,花园村获得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19年,花园村又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花园村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素有清、幽、秀、雅、雄、奇、险、俊的美称。主要的旅游资源有气势雄伟的五龙山、风景秀丽的云风山、传承悠久的太极八卦石、云凤山省级森林公园,佛爷崖太极八卦图遗址,老龙潭,小麦积,青石崖等。此外,林区生长有天马、猪苓、党参、柴胡等十几味名贵中药材,栖息着金钱豹、林麝、红腹锦鸡等51种珍禽异兽。旅游方式主要以农家乐、骑马、蒙古包、钓鱼、观光为主。
花园村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马鹿镇党委政府通过走访调研,全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将花园村打造成全镇的农家院落乡村振兴样板示范点。
花园村党支部书记王三信来说,现在群众生活好了,一到夏天,我们这里到处是游玩的人,花园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项目的落实,让全村看到了奔小康的希望。
花园村四组村民冯小林是村上的保洁员,经常会按时按点上路清扫村组道路。面对采访,他说:家里养着12头牛,现在有党的好政策,又干公益性岗位,这个工作既能挣点钱也可以让村子变得干净整洁,让我很有成就感,家庭年收入将近3万元哩!
花园村的旅游发展势头一天比一天快,产业+旅游的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已开启,吃旅游饭不再是道边摆摊。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部加入其中,旅游业也从粗放型、零散型向规范化、集约化转变。张家川县花之园乡村旅游合作社、云风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王志强感慨道。
目前,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客源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花园村已建成农家乐4户,渔溏2座,并制定了农家乐属集体所有,承包到人,专人管理,建立专帐,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业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基础,而乡村振兴,更要抓住产业兴旺这个重点。
花园村的天然草场,丰茂水草为养殖提供了天然牧场。花园村养马大户康喜田说,自己散养马已经5年了,现在存栏达到30匹,每年夏天来石槽沟旅游的人数不胜数,都喜欢在草场骑马扬鞭,这时候自己的马就派上用场了,旅游收益能多增加2万元哩!马儿幸福,我也幸福!正是因为有这些盼头,明年他计划把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康喜田的眼中充满了自信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马鹿镇党委书记马海荣说,乡村振兴绝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文化的振兴、教育的振兴、科技的振兴、社会的振兴。马鹿镇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找准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掘镇域内各类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强化转型升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优势产业,着力建设大麻种植示范区、乌龙头种植示范区、生态苗木示范区、畜牧养殖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让游客玩好吃好的同时,借助旅游资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