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0—2025)》(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表示,这是对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对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引领驱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规划》部署,我国农业将在2025年经历科技转型;2035年农业生产将全面实现数字化;2050年农业信息化将渗透到农业全过程、全要素、全系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认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农业农村,实现乡村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建设数字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广泛深入应用,已经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村向美丽乡村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重要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第三次革命——数字革命已经到来。
数字农业是用现代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农业业态,与传统农业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土地+机械”为核心,而数字农业是以“信息+知识+智能装备”为特征。
数字农业由于信息和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介入,使得生产效率倍增,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创新方式变革,增强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农业是人们充分发挥信息和知识的潜能,对现代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在农业领域高层次应用的追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赵春江说。
发展数字农业农村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政府和组织,如美国、欧盟、德国、荷兰、日本、韩国、印度等相继推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计划。
发展数字农业农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赵春江认为,只有社会的每一个单元都数字化,数字中国才能巍然屹立。而农业农村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亟须补齐的短板。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让农业、农村、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将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强调,随着规划的实施,数字化技术将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打通农业农村数据链、重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数据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态势将加快形成。《规划》的实施必将开启我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新篇章,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精准化、农业经营网络化、乡村治理数字化。
?数字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专家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的新阶段。但是也要看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科技创新亟待突破,体制机制亟待创新,需要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试点从‘盆景’走向‘风景’。”赵春江说。
唐华俊强调,与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相比,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研究应用还明显滞后。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标准缺失阻碍应用协同,发展基础“空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力量不足,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创新能力“掉档”;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不够,数据整合不充分、开发应用不足,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不够,产业化水平“断档”。
随着数字经济加快向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延伸、数字科技在更丰富的经济社会场景得以应用,唐华俊呼吁,农业农村领域迫切需要补齐数字化不足的“短板”,运用数字化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力争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指出,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数字资源分散,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生产信息化、精准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存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物流体系不发达、生鲜农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在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的过程中,治理水平还偏低,与日新月异的“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不加快补齐短板,可能造成城乡数字鸿沟。
?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引擎和新动能?
按照《规划》部署要求,赵春江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的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标准规范制定、典型应用示范,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全面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唐华俊强调,要强化数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引擎和新动能。他提出,要以“数据—知识—决策”为主线,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装备和集成系统,厚植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根基。这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解决“数据从哪来和如何管”这一基础问题。加强精准感知和数据采集技术创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农村信息采集技术体系,开展数据采集、输入、汇总、应用、管理技术的研究,提升原始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
解决“数据如何处理与分析”的关键问题。加强数据挖掘与智能诊断技术创新,构建农业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体系,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农业、大数据认知分析等战略性前沿性技术超前布局。
解决“数据如何服务”的出口问题。加强精准管控与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构建数据赋能农业农村智能化决策与管理技术体系,加快行业管理与服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
“加快数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既要发挥政府作用,也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唐华俊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专用设施和研发基地,围绕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布局、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建设一批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和专业分中心,构建技术攻关、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创新平台;将数字农业农村科技攻关作为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重点,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数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团队,推动数字技术和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协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管理团队。
《中国科学报》 / 李晨
长按二维码,加“美村小助理”为好友
进群与全国新农人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