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态环境部门分类施策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
发布时间:2020-04-02 18:32:24  消息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原标题: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

  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界城镇九侯湿地公园。 王健方摄(中经视觉)

  邯郸市邱县梁二庄镇厕污集中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将厕污统一转运至处理中心,进行二次集中处理。 刘 龙摄(中经视觉)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工作基础薄弱、村庄布局分散、维护管理乏力等实际困难。河北省梯次推进、分类施策,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补齐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

  今年,河北省计划新增完成40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根据此前确定的时间表,9月份起,河北各地已倒排工期,力争11月底前完成年度目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要坚持走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路子。”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高建民表示,河北省将梯次推进、分类施策,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补齐生活污水治理这一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

  规划先行解困局

  一汪清水,芳草如洗……这是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大潘村游园生态式污水处理站的日常。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光景。

  “峰峰矿区每年农村污水排放量高达407万吨。如果污水肆意排放,任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地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局长张清强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势在必行。

  但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工作基础薄弱、村庄布局分散、维护管理乏力等实际困难。在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张文平看来:“必须结合城镇和村庄发展规划、农村人口分布趋势,合理确定设施建设布局和规模,科学规划,分步推进。”

  为此,峰峰矿区探索出了一条“先行规划、分类施策、城乡同治”的路子。

  记者了解到,峰峰矿区邀请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论证,提出了水源地试点先行、傍水村紧随其后、其他村整体推进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步走”战略,构建出覆盖全面、标准科学、运行规范、监管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

  在峰峰矿区大潘村村民张秀琴家中,记者看到,厨房、洗衣房排放的废水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哗哗流向街区主管道。“以前污水都直接排到路上,出门儿都得踮脚走。现在好了。”张秀琴说。

  在河北邱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被纳入人居环境改善“一盘棋”。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方式随意、成分不同,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难点和突出短板。”邯郸市生态环境局邱县分局局长王兰彬介绍,邱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专门成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管控模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采取纳入污水处理厂、建设集中处理站、“厕污一体化”治理模式,使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9%,不仅实现了清洁化管控、无害化处理,而且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打出资金统筹“组合拳”

  规划到位后,资金保障是治理工作推进的关键。钱从哪儿来?河北省多地探索“上下结合、横向统筹”的办法,打出资金统筹“组合拳”。

  峰峰矿区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耗资约3亿元,该区通过三条路径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2017年以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共成功申请各类中央专项资金项目4项、资金1亿多元。同时,地方政府财政配套投入资金1亿多元,镇村筹工、筹劳、筹建近1亿元。

  维持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还需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低成本运作是保证设施长期运行的关键。”王兰彬说,邱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环保公司负责粪污抽取、运输、处理、运营和管护。每次清淘,服务农户自付20元,财政补贴18元,用于运输补贴和后期运营补助。

  兴隆县则坚持“资金整合、优先使用”的原则,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高效长效推进。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兴隆县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财政投资、政府融资、争取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该县筹措资金约5亿元,为工程建设及运营维护提供了资金保障。

  杜绝“晒太阳工程”

  农村污水处理终端建好,还要管好用好,杜绝“晒太阳工程”。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杨国翠表示,今年在完成40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还将推动建立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机制,有序推进其他村庄生活污水乱泼滥倒、肆意横流的问题,带动农民群众一起打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河北鸡泽县通过组建村民监督小组,让村民全程参与,对涉及切身利益的污水治理工作“说得上话”。在运行管护环节,明确各村作为责任主体参与后续管理,动员村民积极出力,对房前屋后排水沟槽自行疏通,确保排水通畅。

  同时,鸡泽县还制定村规民约,约束群众的不良行为,动员群众相互监督,建立“红黑榜”制度每月评比前后10名,在显要位置张榜公布,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邱县则建立了“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运行机制,各乡镇均成立了乡镇污水治理管控领导小组,发挥乡镇环保所的作用,每个村配备3名至5名监督员,常态巡查管控。同时成立督查组,不定期对农村改厕后续服务市场化运行、达标处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与补助资金挂钩,实现有效监管。

  兴隆县在承德市率先启动市场化运行模式,探索以县为监管主体、乡镇为责任主体、村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引入专业团队+培训本地村民”方式,制定村级污水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将村民纳入责任主体,实行“包干到户”,定时定点巡检,保障站点长效达标运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带来的不仅是人居环境的变化,更有来自农民自身的变化。”杨国翠在基层走访中发现,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农民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农民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