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村集体手里没钱,办不了大事儿;另一方面,大量的集体资产闲置,无法发挥自身价值。如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近几年,我国多地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从清产核资入手,分类施策,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村民身上,极大地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底气与热情。
7月中旬,河南省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济源召开,宣布河南省将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此前,河南部分地区进行了改革尝试,为整省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河南周口市沈丘县,一位乡镇干部坦言:农村很多经营性资产,以及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都没有一本明白账。这就导致大量的农村资产无法盘活,限制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村集体经济存在着三个问题,一量小、二产权不明晰、三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仅有的资产也在逐步流失。
用不上,或者说不能用,这些资产就只能一直沉睡,这种现象被形容为捧着金饭碗讨饭。
农村集体资产怎么盘活?三年前,河南省的济源市成为全国29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试点之一。
周群:我们村里建了滑雪场,我入了2份股,去年一股分了4000元,两股分了8000元。我家还进行了土地流转,流转一亩地可以获得720斤小麦。
周群是济源市花石村的村民,也是该村村集体经济693个股东之一。在试点初期,花石村将村里的各类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股权量化,设置一人一股,并成立花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户为单位向股民发放了股权证。
随后,花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村集体资产独立运营,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将旅游项目与股份制改革相结合,将集体资产入股滑雪场等项目,量化后的集体资产得到了激活。
村民周群说,这些项目生意红红火火,看得见的分红让大家喜上眉梢。
漫步花石村,村里不仅有滑雪场,还有水上乐园、梅园等大型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在改革试点前是不可想象的。如今,花石村已经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说,随着资产的进一步盘活,村里的发展更加良性。
周全喜:我们从股改到现在,每年上两个项目。去年春天我们打造建立了一个1000亩的梅园,发展势头很好。
如今的活跃与过去的禁锢形成鲜明对比。周全喜说,在改革初期,有些村民以为要分割村集体资产,还有些不理解。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家认识到,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村集体资产量化到每个人身上,村民变股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家才一下来了劲儿。
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成为中国城乡大变革的杠杆。以产权改革为抓手,也成为我国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近些年,无论是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还是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强化制度供给的改革思路在农村进一步伸展。在唤醒乡村沉睡资产的过程中,不仅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农村也变得更加的和谐稳定。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洪门社区社区主任王文增:因为以前产权归属不清,现在量化到每个人身上,他们都明白自己有多少资产,同时对经营、收益发展都很关心,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猜疑,也增强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从2015年以来,河南省分三批在济源市、获嘉县、新县等18个市、县实施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从2018年起,又在全省范围启动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到今年6月底,全省99.25%的行政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共清查核实资产2695亿元。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农村的资源盘活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产获得收益。这些收益又给了农民,不仅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焕发了农村的活力。
近期,河南省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12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之一,要求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