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地理标志特色资源优势突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把地理标志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我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地理标志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创新举措?品牌建设有成效
截至目前,我省已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402件,全国排名第四位。被核准认定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95件,全国排名第一位,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已达835家;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地理标志产品涵盖了传统食品加工产业、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以及家禽家畜等特色养殖加工业,形成了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四川地理标志品牌集群,彰显了我省特色资源优势。
地理标志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各方共同发力。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乘势而上,创新举措,加大指导,强化保护,为地理标志品牌创建和产业壮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省涌现了不少产业带动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地理标志品牌。目前,全省已有1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保护。2017年蒙顶山茶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蒙顶山茶区域品牌价值达37.14亿元,郫县豆瓣等远销海外。
提质增效?脱贫攻坚有底气
组织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地理标志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明确三年发展任务和工作举措,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建设我省全力推动地理标志注册、管理、运用和保护提质增效。布拖乌洋芋南江黄羊苍溪红心猕猴桃红原牦牛奶等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助农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贫困地区产业有了走出去的底气,特色产品成为各地致富奔康金钥匙。
市场监管部门还积极组织我省地理标志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西博会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杨凌农博会等大型展会,宣传四川品牌,展销产品,拓展市场。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也积极举办地理标志产品节、采摘活动,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和各类媒体开展品牌推广,全省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
蒲江:标准化建设推动地标产业发展
拥有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蒲江丑柑蒲江米花糖4个地标产品,集中连片发展优质茶叶10万亩、猕猴桃10万亩和柑橘25万亩。在2019年510中国品牌日,中国贸促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在上海联合发布了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蒲江丑柑3个地标产品进入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前50强,品牌总价值达374.5亿元,蒲江县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地标产品、进入区域品牌价值前50强的县蒲江县地理标志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该县坚持标准引领、制度支撑的举措。
制定发布《蒲江县创建国家柑橘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方案》《蒲江县柑橘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措施,对地标产品基地建设、专用标志使用等给予扶持和补贴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蒲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激发农户主动参与作用,逐步构建起协会/联盟+公司+专合组织+标准+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模式,形成产品质量可追溯、农民利益有保障的利益联结机制。
结合柑橘生产实际情况,该县建立了柑橘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物流电商管理、产业产村融合发展四大方面的标准体系,成功构建蒲江柑橘产业标准化新格局,并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参与的模式,在西来镇两河村等15个示范点进行标准化建设,辐射带动全县柑橘标准化提升。
强化检测覆盖,夯实地标发展基础。蒲江还建立一中心一站两室的县、乡、村三级服务机构,全方位、近距离为种植户和企业提供标准技术培训指导、农资配送和快检等服务。并与省、市级质量检测机构合作,构建监检与自检相结合的检测体系,全县地标产品质量检测实现全覆盖。
完善监管体系,才能提升地标产品品质。蒲江构建农业标准、质量管理、综合服务、巡查执法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并大力推行互联网+大数据新型监管模式,开展对蒲江地标产品的网络定向监测,维护蒲江地标产品的独特品质和良好声誉。
蒲江县不断探索农业标准化建设路径,撬动地标产业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如今,全县柑橘标准化覆盖率达100%,产品销售价格成倍递增,果农收入年年增长,经济效益显着提高,产品销售辐射全国并走向国际,农村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
大凉山:地标品牌建设助力精准扶贫
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凉山州立足传统农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深挖资源潜力,大力实施地标兴业富农精准扶贫工程。截至目前,凉山地标总数达62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4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9件,涉及产业产值320亿元,全州约70%的人口从中受益。地标的注册与使用成为凉山解决精准扶贫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的支持下,凉山州市场监管部门与州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凉山州委、州政府将商标品牌战略写入《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凉山州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指导意见》,形成有层次、有梯度、循序渐进的滚动推进态势。该州全力做好已注册地标的有效管理、规范使用和防御保护,通过推行统一使用规范、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合同范本、统一要素标识,促进地标规范化使用,通过加强地标产品的品质管理,增强地标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品质和信誉意识。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凉山地标助力兴业富农精准扶贫的一大成效。目前,该州注册的与地理标志产品有关的商标已超过200件,逐步形成了以苹果、石榴、青花椒、牛肉、脐橙、苦荞、青茶、黑山羊、阉鸡九大地标为主的特色产业。2010年盐源苹果地标注册后,该县苹果种植面积由13.7万亩增至2019年的41.3万亩,年创产值4亿元,以产、供、销、加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正逐步形成,今年2月,盐源县成功脱贫摘帽。
具有自然、人文、地理因素特质的地标农产品,有着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雷波县将雷波脐橙马湖莼菜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融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提升地理标志产品效益,使雷波脐橙马湖莼菜成为该县17个乡镇农业的主打产品,走出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
地标品牌建设提高了所在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2008年金阳青花椒注册成功,经过多年品牌打造和培育,它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商品,金阳也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青花椒之乡称号。会理石榴成为当地的致富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其产量和品质。2017年,石榴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落户会理,为会理石榴打入全国水果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蒙顶山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品牌优势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近年来,名山区紧紧围绕雅安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发挥茶叶产业绿色生态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蒙顶山茶品牌影响力。
名山依托35万亩茶园优势,以生态为引领,以茶产业为基础,积极做好《蒙顶山茶产业转型升级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茶叶加工、企业突破、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等5个子项规划的顶层设计,规划落实1+7+N的茶旅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建成全国首个茶叶主题休闲农业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同时植入一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要素,推进空间大融合,打造茶中有花、花香茶海、色彩纷呈、四季辉映茶乡美景,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下、耍得住。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先发展茶叶等千亿级产业的部署要求,名山区大力发展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蒙顶山茶产业提升工程,辐射带动茶产业走廊沿线的12个乡镇、20个新村近15万群众广泛参与,探索出场镇商贸型园区配套型旅游带动型产业带动型新村发展路子,建成业兴、家富、村美、人和幸福美丽新村20个、灾后重建新村37个,实现了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景。
名山区还推广互联网+茶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的新型商业模式,引导茶叶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他们发挥蒙顶山茶全国驰名商标优势,实施蒙顶山茶+企业品牌双商标管理模式,在保护深化传统绿茶品牌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禅茶、黑茶、红茶等系列产品。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早春茶叶仍然很快复工复产,价格基本恢复到去年水平,品牌茶叶销售量与价格均略有上升。
如今,名山区拥有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7家,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跃华味独珍皇茗园3个企业品牌进入2019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百强榜。2019年蒙顶山茶区域品牌价值达37.14亿元,排名全国第八、四川第一,全区7万余户茶农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