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退耕还林工程二十年综述
发布时间:2020-05-11 18:26:24  消息来源:中国园艺信息网  作者:佚名

  树上山,粮下川,陡坡耕地和沙质耕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地。水土流失、风起沙扬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吉林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二十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567.9万亩。退耕还林二十年,吉林省的生态脆弱区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曾经有一段时期,吉林省东部山区由于一些人毁林造田,使坡耕地面积扩大,林地被蚕食,森林生态功能下降。西部地区由于过量垦殖,大量林草植被和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吉林省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在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等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2000年,吉林省开始进行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吉林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建设工程,本着因害设防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在东部长白山区以20度以上坡耕地停作退耕为重点,全面恢复森林生态功能;西部地区以严重沙化耕地为重点,加快荒漠化治理步伐;中部地区以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退耕还林工程是吉林省林业建设三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全省各部门、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操作难度高等诸多困难,工程建设取得显着成果。截至2019年末,吉林省共完成退耕还林1567.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55.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草)1212.3万亩,建设范围涉及全省61个县(市、区),841个乡(镇、街道),8488个村。通过20年退耕还林,吉林省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实现吉林山川秀美做出巨大贡献。

  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吉林省东部地区100多万亩20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亩;吉林省西部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治理沙质耕地150多万亩,治理沙化、碱化、退化草地521.9万亩,风起沙扬的景象日趋减少;吉林省中部平原区营建防风固沙林130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1万多亩,提升了农田防护功能,使中部地区450万农民安居乐业。退耕还林增加了地表植被、涵养水源、减少土壤侵蚀,使工程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吉林省东部地区坡耕地恢复了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中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得到了及时恢复、完善,提高了防护功能。西部地区的沙质耕地和“三化”草原植上了树,种上了草,荒漠化土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主要河流、库湖、重点城市水源地周围得到及时治理,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高。

  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截至2019年末,仅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一项,国家就向吉林省投入66.7亿元,29.7万农户从国家补助中受益,平均每户增收近3000元。工程的实施,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吉林、通化、白山、延边等地结合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红松果林、五味子、蓝梅、山葡萄、板栗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通化市、延边州根据本地药厂集中、药材需求量大的优势,大力推广退耕还林地林药间作模式,退耕还林户每亩每年增收500多元。龙井市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面积发展苹果梨。珲春、桦甸等地利用退耕还林工程,成功引种培育了“寒富”苹果,结束了吉林省高端苹果全部靠外进的历史。

  实施退耕还林,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退耕还林不仅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社会各界的生态意识显着增强,广大群众认识到植树造林是遏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有效途径,参与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高涨,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农民群众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建设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退耕还林是扶贫帮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退耕还林,退耕户直接受益,贫困面貌有了较大改变。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许多农民彻底告别了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走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实现了林茂粮丰。各地依托退耕还林培育的绿色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等新型业态,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森林资源的增长,不仅减少了风沙,净化了空气,增进了人们身心健康,而且使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栖息分布范围明显拓宽,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0年来,吉林省不断强化措施,保障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开展:

  领导重视、部门分工协作,强化工程建设保障。一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书记、省长亲自部署退耕还林工作,主管副省长经常组织召开会议,并深入退耕还林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靠前指挥。省市县都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三是各部门大力支持、通力协作。发改、财政、粮食、农发行等部门和单位都把退耕还林当作自己份内的工作去抓,为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抓好工程建设重点。吉林省东、中、西部立地条件不同,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建立了适合本地自然特点的生态建设模式。东部地区以坡耕地停作退耕为重点,大力营造红松、落叶松、云杉、水曲柳等珍贵树种,发展针阔混交林。长白山林区退耕还林紧紧围绕红松这一特色树种,大力发展红松果林、兼用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培育出新的特色产业,步入了“退一片地、成一片林、形成一项产业”的良性发展轨道。在西部生态脆弱区,积极顺应当地居民改善生态环境的强烈愿望,针对适宜发展灌草植被的特点,把建设重点放在荒漠化土地治理上。

  严格政策,保护退耕户权益,增强工程建设动力。农民是退耕还林的经营主体,只有不折不扣地兑现政策,才能调动起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为了公正地评价各地退耕还林的成果,吉林成立省级专业质检队伍,专职负责全省营造林质量检查工作。在各地自检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检查,依据核查结果,及时拨付补助粮款并组织兑现。吉林省对多年建设质量较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并在下一年度省检时免检;对年度省级核查排名靠后的单位,给予全省通报批评外,三年内不安排工程项目,停拨1年采伐指标,同时建议县级政府调整林业班子,找政府领导诫勉谈话。吉林省出台文件,在全国率先对退耕还林地征占用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出规定,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向退耕还林户发放林权证,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规范管理,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成效。吉林省先后制定出台《全省退耕还林(草)工作方案》、《吉林省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作的意见》等一整套规范性的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工程管理上,做到了严把“七关”。即:严把作业设计关、苗木关、造林质量关、抚育管护关、档案管理关、资金管理关、考核奖惩关。此外,吉林省率先开发应用了工程管理软件,强化工程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工程间、年度间重复计算等问题,省级监督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文:赵日强 魏静)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