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主持人与嘉宾交谈。新华网 陈竞超 摄
2011年7月25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高级专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乔雄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做客新华网。就“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问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现将访谈文字材料转载如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华访谈。今天我们谈一个有关食品的话题。最近在很多网络还有各种平面媒体上都报道在食品以及植物种植过程中都会使用膨大剂、催熟剂等各种各样的制剂,这些制剂是不是安全呢?对我们的食品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请来四位专家和您一起探讨这样的话题。下面为您介绍嘉宾,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欢迎您周司长。
[周普国]各位网友上午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来自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欢迎您顾研究员。
[顾宝根]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讨论食品安全问题。
[主持人]第三位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高级专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乔雄梧,欢迎您乔老师。
[乔雄梧]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最后一位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欢迎您张首席。
[张真和]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最近网络、报纸上经常提到蔬菜水果种植中使用催熟剂、膨大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请专家解释一下,这些物质都有些什么用途?
[周普国]催熟剂或膨大剂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仿天然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和促进等作用的一类物质,目前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催熟剂、膨大剂都是老百姓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对一些产品的俗称。顾名思义,催熟剂的作用就是加快果实成熟,拿催熟剂中的乙烯利来讲,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来促进果实成熟,而乙烯本身也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促进果实成熟的物质。有个生活小窍门,就是把没有完全成熟的香蕉、柿子与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过几天香蕉、柿子就变软好吃了,其实就是苹果释放的乙烯催熟了香蕉和柿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世界各国开始使用的一类新型农业投入品。在分类管理上,我们国家曾经按肥料管理,为确保其使用安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1997年《农药管理条例》把它调整为农药来进行管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从功能上分,除了具有催熟、膨大功能外,还有促进生根发芽、调整花期、抑制生长、矮化植株等作用。在我国,目前登记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38种,主要在部分瓜果、蔬菜及棉花、小麦等作物上使用。如防落素用于番茄保花保果,赤霉素用于水稻制种,缩节胺用于抑制棉花徒长,吲哚丁酸用于葡萄等园艺作物的苗木繁育等。
[主持人]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平常吃的蔬菜、水果是不是都用过催熟剂、膨大剂或者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呢?
[张真和]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蔬菜水果都需要使用催熟剂、膨大剂或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催熟剂主要用于香蕉、芒果的采后环节;膨大剂主要用于部分老品种的猕猴桃、葡萄以及温室和塑料棚冬春季节生产的甜瓜等,其他蔬菜、水果生产不需要使用。
[主持人]催熟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不能不用?
[张真和]认识和推广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重要的科技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功能各异,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研究发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上百种,有的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有的能改善农产品品质,有的可以有效延长鲜活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期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
由于气候、生产条件、运输距离和货架寿命的影响,有的农产品生产或贮藏运输过程中,还不得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冬春季节的温室、大棚番茄生产,由于棚室内的经常出现15℃以下低温或35℃以上高温,造成番茄不能正常坐果,需要用防落素等来保花保果,不然就很难保证这些地区冬春季节的番茄供应。又比如,香蕉的适宜产区在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南部,完全成熟的香蕉,贮藏期只有2-3天,而海南产地到北京老百姓“果篮子”的时间一般需要一周,不得不采取世界通用做法,当香蕉达到七至八成熟时就采摘销售,在运输途中或出售给消费者(城乡居民)之前用乙烯利催熟,不然我国北方消费者就吃不上价廉物美的香蕉了。再比如,棉花生产前期使用矮壮素控制株高,提高棉花产量,后期使用噻苯隆促进脱叶和开桃,提高棉花品质,有利于机械采收。还有,在水稻杂交制种中普遍使用赤霉素,不然种子产量就很难保证。
[主持人]现在有些水果越来越不好吃了,这是不是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惹的祸?
[张真和]水果好吃不好吃的影响因素很复杂。有品种自身的原因,如“红富士”苹果偏甜,适合我国大多数人的口味,口感就是比其他品种好;同样,欧亚种葡萄偏甜,口感要好于偏酸的欧美种葡萄。也有生产环境的影响,比如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就比其他地区生产出来的瓜果含糖量高,就是好吃。还有栽培技术的差异,采用适当的种植密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尤其是多施有机肥,以及合理浇水等栽培技术的,生产出来的水果甜度高风味好,也好吃;相反,种植密度太大,不注意增施有机肥,大量偏施氮肥,不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和风味形成,就不好吃。另外,盲目追求高产和利用温室、大棚设施一味抢早生产上市,也是一些水果品质显著下降不好吃的原因之一。
所以,不能把某些水果不好吃简单地归结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实只要科学规范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合理控制单位面积产量,加强肥水管理,不仅不会影响水果风味品质,还能改善水果外观品质。比如大家知道的美国蛇果,就是用赤霉素(GA4 GA7)处理红星系列品种形成的外观非常漂亮的苹果;还有新西兰猕猴桃允许使用膨大素氯吡脲,但并没有影响猕猴桃出口大国的地位。当然,我国也确有个别地区部分农户在一些猕猴桃品种上过量使用膨大剂造成品质下降口感差的情况。
[主持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家有哪些方面的规定?
[顾宝根]根据《农药管理条例》规定,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农药管理,在我国只有取得农药登记并办理了生产许可后,方可进行生产、经营和使用。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38种,国际上登记使用的有100多种,其中欧盟允许使用的有40多种(包括乙烯利、氯吡脲等)。
在登记审批时,我们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农药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对申请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科学试验和评审,当证明具有较好的功效、对人畜健康安全、环境友好时,方可批准登记。
批准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要制定安全使用技术,包括用药时期、用药剂量、施用方法、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和安全间隔期等,并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以指导农民安全使用。此外,登记的产品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残留试验,并根据残留试验等数据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和合理使用准则,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主持人]我看到有些报纸上讲“番茄一抺就变红”,“黄瓜一抺就变粗”,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吃了到底会不会有害?
[乔雄梧]“一抹就红”、”一抹就粗”,植物生长调节剂还没有这么神奇。前面专家介绍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是在必要时才使用,不是什么蔬菜水果都使用。即便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也是安全的,人吃了不会危害健康。按照我国《农药登记资料规定》,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登记前都需在我国的不同生态区域做2年以上的残留试验。只有试验结果证明,蔬菜水果中的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的,才会批准使用。在评价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否可以登记、是否可以使用时,确保人的健康安全是第一位的,对人的健康安全有风险的产品,都不会批准登记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国家评审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是有保障的,如膨大剂氯吡脲的急性经口半致死量为4918mg/kg,而食盐是3000mg/kg(数值越大越安全),毒性比食盐还低。而且在蔬菜水果中使用量很少,降解非常快,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后3~10天内就可以完全降解,因此,蔬菜水果中就算有残留量,也非常低。以膨大剂氯吡脲为例,一个人一生每天都吃30公斤使用了氯吡脲的西红柿,才有可能对他的健康产生影响。此外,我们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评价时,已经设定了100倍以上的安全系数,即使农民在种植中违规、超量使用,也是在安全系数的控制范围内,远远达不到有害剂量。多年来的残留监测结果表明,从未出现过残留超标的现象。
[主持人]我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到底有没有检测方法、评价标准?
[顾宝根]对于在我国登记使用的3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农产品中残留,我国都有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对产品质量而言,现有3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全国有农药检测资质和能力的检测单位均可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对农产品中残留而言,我国都有残留检测方法,可以进行残留检测;至于残留标准,目前我们已制定了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国家标准,11种因不存在安全风险,按照国际惯例,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其他1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国家残留标准正在制定中,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国际食品法典、欧盟或美国的残留标准开展监测和评价。
[主持人]有媒体报道,目前普遍存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滥用、乱用问题,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
[张真和]首先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所有地区、所有作物(品种)上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实际上大家比较关注的膨大剂和催熟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是在特定区域、特定作物、特定生产方式和特定环节上使用,并不是普遍使用。其次要说明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时才具有良好的生理调节功能,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适用作物范围和使用时期、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都有严格的要求,使用不当会产生药害、造成经济损失。例如番茄保花保果使用防落素过量时,易造成果脐凸起,或形成僵硬不长的小僵果。再如香蕉催熟使用乙烯利过量,会造成果皮褐变、腐烂速度加快;番茄催熟使用乙烯利过量,会造成果面失去关泽、颜色不正,结果都是卖相差,经济损失大,无论是菜农还是香蕉商户都非常注意按要求使用。
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农户擅自增加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范围、使用浓度、使用次数等滥用、乱用的情况还难以杜绝,不过只是个别现象。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大型农场、种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等有组织、成规模的生产者,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上都比较规范。
[主持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出现畸型瓜果,吃了有没有害?
[乔雄梧]形成畸形果的原因很多,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和施肥不合理都会引起畸形果,如番茄在花芽分化期若遇低温,就容易产生畸形果。当然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时期不当,或浓度过高,也会引起畸形果,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在蔬菜水果开花、座果期使用,而且使用量极低,降解又非常快,不存在残留超标的问题,因此这种畸形果吃了后也不会对健康有害。
[主持人]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下一步会出台什么样的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
[周普国]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使用指导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农业部下一步拟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培训指导。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普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意识和技术水平。拟组织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举办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专题讲座。组织编写《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指南》小册子,在蔬菜水果重点产区举办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同时,大力推广新型生产技术,如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授粉器和蜜蜂授粉技术,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二是加强市场管理。组织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溶性肥料的专项检查,对发现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生产企业和经营者从严处罚。在各地检查的基础上,农业部近期将派出督导组赴重点省区进行督导检查。
三是加强科普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知识,在报刊网站上开辟专栏,组织专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管理、使用和安全等情况进行系统介绍,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释疑解惑。
[主持人]通过几位专家介绍我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对我们的人体是没有任何害处的,也是对我们生长的果实比如水果、蔬菜能够让他们非常好吃,这是很好的化学试剂也是科技的进步。最后再次感谢几位嘉宾的作客,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