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种植什么赚钱?2020年特色种植业有哪些致富项目
发布时间:2020-04-02 18:39:15  消息来源:悦戈农资网  作者:佚名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地依据当地独有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新疆南疆地区依靠充足的日照,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万寿菊,成就农民致富梦想,还为10万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内蒙古科左中旗原生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步缩减玉米面积,增加血麦种植,引发一方种植变革,带动农民增收;云南大理种植特色梅果让彝族村寨6000多村民增收就业。

  如今,特色种植已经成为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新疆莎车县:万寿菊成就农民致富梦想

  万寿菊成为南疆农民的致富花。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新疆西南边陲的莎车县,在田间地头、公路两侧、房前屋后、林果树下到处都盛开着万寿菊,成为一片片花的海洋。莎车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缘,总面积9037平方公里。该县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中亚文化与西域文化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疆地区的日照、土壤非常适合种植万寿菊。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卢庆国介绍说,晨光集团自2012年开始在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发展万寿菊订单种植基地,投资2亿元建工厂就地加工。采取公司+基地+收购站+农户的订单发展模式,带动农户规模化连片种植、集约化管理。从2015年以来,公司规定,万寿菊收购价格以每公斤1.05元统一收购,保障种植农户利益。

  种万寿菊增收快,订单农业真是好!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巴格吉格代村村民阿布力米提赛麦提说,去年他只种了2.5亩万寿菊就挣了5000元。依托万寿菊产业,去年莎车县3万贫困群众像阿布力米提一样走上脱贫致富路。

  据了解,万寿菊花是提取天然色素叶黄素的原料,通过对新鲜万寿菊进行发酵、烘干、造粒、萃取后得到的叶黄素浸膏,再经过后期进一步处理即可得到叶黄素晶体。其主要成分为黄体素,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饲料等行业。卢庆国介绍说,目前晨光集团从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产品远销到南美、欧洲及东南亚等部分地区。

  产业增收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莎车县副县长樊海涛介绍说,今年莎车县万寿菊种植面积比去年增长30%,达到了13.8万亩,预计2019年全县可收购万寿菊近40万吨,实现增加值2.6亿元;带动种植户6.3万户、31.5万人,其中贫困户2.9万户、14.5万人,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带动育苗合作社71个、社员3000余人;带动菊花收购合作社70个,采花用工解决10万余人的就业问题。

  万寿菊从5月底开始可采摘一直到10月,每10-15天可采一茬,这期间可采8-10茬,万寿菊就是我们的致富花。看着田间长势喜人的万寿菊,莎车县依盖尔其镇依乃克帕塔村村民阿布都合力力阿布力克木告诉记者,他家7口人,今年种植万寿菊23亩,一个采摘季每亩可收3吨,亩均收益3000元左右。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莎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文杰说,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万寿菊单产,从2012年开始,晨光集团以万寿菊提取叶黄素过程中产生的青储液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成液体菊花素活性菌肥,免费提供给万寿菊种植户(平均30公斤/亩),连续四年公司共补贴农民专业肥价值达到了1200万元。

  有了晨光集团赊欠的专用肥,减轻了万寿菊种植前期的资金压力,农民有了积极性。

  有了晨光集团在技术、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村农民种植生产积极性很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在逐步改变,干部群众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驻莎车县依盖尔其镇依乃克帕塔村第一书记邓东升向记者介绍说。

  邓东升挂职扶贫的依乃克帕塔村是深度贫困村,过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较低。去年1月,该村通过调研决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靠种植万寿菊增收。

  通过晨光集团大力扶持和指导,该村举全村之力,今年种植了2300亩万寿菊,成为莎车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村。仅种植万寿菊一项,预计全村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为产业增收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云南大理:彝族村寨因梅果而蝶变

  松鹤,一个美丽的名字。十里梅花,万吨果实,让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松鹤村这个彝族村寨不再冷清;繁忙的栽种、实干的精气神,整个寨子的彝族群众都在忙碌。梅果,给松鹤带来了大变化,寄托着彝族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

  松鹤村有连片的土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梅果种植的理想之地。松鹤村下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有788户,总人口3344人,全村有林地36106亩,老梨园3400亩,梅园1.2万多亩,被誉为梅果之乡。多年来,松鹤村着力打造万亩梅果基地,这让宁静的村庄迎来了发展机遇,村民们踊跃试水。

  梅果协会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引导梅农对鲜梅进行精加工,全村每年仅加工雕梅就达3000吨以上,大大提高了梅果附加值。松鹤村梅果协会党支部副书记罗康志介绍。目前,全村建成1.2万多亩梅果生态产业,产量达到7000多吨,产值近2000多万元,全村靠梅果产业脱贫致富。

  我们一定能够让梅花盛开在松鹤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为让山村梅果逐步走上产业化的路子,2015年,松鹤村成立梅果协会,并在梅果协会成立党支部,通过协会+党员+农户的模式,党支部带领梅果协会为梅农保驾护航,在梅果产业上做文章。

  我觉得种梅果有希望,之前家里种下去的梅果已经进入盛果期,每年都有一大笔可观的收益。松鹤村梅果加工作坊负责人罗福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在罗福松的作坊里务工的有35户,仅去年一年,罗福松支付务工费用达38万元。同时,罗福松还无偿帮助群众改良梅树,我教他们重新嫁接优良的品种,等来年果子就能卖个好价钱,各家的梅子我都以最好的价格收购,确保他们的收入水平。

  大松甸二组村民罗进英每年梅果成熟收购期在罗福松的加工作坊打工两个多月收入1万多,自家种木瓜和梅子10多亩,打工和自家种的梅子全部加起来有4万元左右,让她和其他农户逐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以前务农的罗进英把土地用来种包谷、小麦等庄稼,一亩的收入只有几百块钱,现在种上梅果树,盛果期每亩能有几千元的净收入,我们未来的发展就靠这些梅果树了,看着梅果树一天天长大,心里也比较踏实。罗进英说。

  产业兴则民富。如今,松鹤村梅子树这个绿色宝库产生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联动效益。有的在梅园下开展起了滇重楼等中药材种植,树上挂了金果,地上也冒出金芽,有的在庭院里种植了重楼,开启起了小庭院、大经济发展模式。

  梅树为嫁妆,分家先分梅园,老人养老有私房梅子树已成为我们这里的彝家新风。村民依靠种梅、卖梅,生活富裕起来,摩托车、小汽车以及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也走进了老百姓家。松鹤村村民毛春庆说。

  村村寨寨梅子成林,家家户户梅果飘香。丰富的梅子资源,吸引了洱宝、中洱、云洱等20家梅果系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松鹤村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松鹤村还有以家庭为主的粗加工作坊,年加工300吨以上有2家、年加工100吨以上有5家,其他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做少量加工,生产梅胚、雕梅、苏果梅、脆梅等1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省内外,大部分销往上海、广东、福建,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加工产值达360万元,季节性吸纳6000多村民就业。

  十里梅花相映红,万吨果实换汇来,再过三五年,美丽松鹤将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内蒙古科左中旗:血麦引发一方种植变革

  七月中旬,是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胜利乡血麦收获期,记者在胜利乡万亩血麦基地目睹了血麦收割的壮观场景,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驶进无边的麦田,一排农用车等在地头,随时将收下的血麦运回村里晾晒。

  这里种植的血麦学名是秦黑1号,从外观看,血麦麦芒特长,麦穗精干,麦粒表皮呈红褐色。从品质上讲,血麦富含铁、锌等营养物质,血麦中铁、锌的含量分别是普通小麦的19倍和4倍。还具有低钠、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市场价每公斤20元以上。

  血麦取代玉米 建成特色基地

  在科左中旗原生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正在麦田忙碌的理事长钱京生。2015年,钱京生牵头成立了原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研发人何一哲教授手里拿到了血麦原种,试种了20亩地,从此血麦在胜利乡生根抽穗。今年,原生合作社在胜利乡谢家窑、套格吐套布、胜利三个村流转土地5800亩,集中连片打造高效节水血麦种植基地,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种植血麦共计1.02万亩,亩效益较种植玉米增加900多元。

  目前,合作社生产的血麦面粉已被认证为无公害产品,订单量不断扩大,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北京、大连、山东、浙江等地。

  功能性保健品 增加农民收益

  打开淘宝搜索血麦面粉,产自胜利乡的小村谷香血麦面粉,重量为每袋800克,价格为28.8元。包装袋右上角写着补血圣品,麦城黄金字样。

  血麦不仅能为让消费者补血,血麦更能给农民补收入之血。马红是胜利乡谢家窑村村民,也是第一批血麦种植户。她告诉记者,起初她从合作社引进血麦品种试种了六七亩,没想到当年一亩地净赚了3000元。随后,她家逐年增加血麦亩数,今年种了40多亩。

  在马红这样的示范户的影响下,胜利乡血麦种植面积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加大,由最初的几十亩增加到如今的万余亩,不少农民看好血麦的收益,离谢家窑村不远的张家窑村村民孙敬国也在自家地里试种了两亩。他说:第一年种,收成不错,照这个效益,以后全部种血麦。除了种血麦,到合作社加工厂做工也能挣到一笔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胜利乡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血麦获得总计年收入195万元。

  增加种植比重 提升产业实力

  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特色血麦规模种植,有效带动农民和贫困户实现增收。胜利乡党委书记李延来心中揣着一本账:农户流转土地有租金,在基地干活还有一份收入,合作社带动全乡种植血麦,免费为358户贫困户和17户残疾户提供血麦种子并签订回收协议,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兜底回收,贫困户、残疾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血麦收割后,二茬可种白菜、胡萝卜等蔬菜作物,综合效益是种植玉米的2-3倍。

  一粒血麦引发了胜利乡种植方式、经营理念、产业体系等一系列变革。如今,依托原生合作社带动,胜利乡大力发展以血麦为龙头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今年,全旗春小麦种植1.65万亩左右,其中一万亩为血麦,血麦之乡声名鹊起,血麦对科左中旗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左中旗制订并实施311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全旗600万亩耕地调整为300万亩高效节水粮食功能区,100万亩经济林、100万亩饲草料基地和10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去年,全旗玉米与特色作物、饲草料比例已由2017年的70∶23∶7调整为66∶24∶10。今年这一比例将更加合理,血麦对地方经济的造血功能也将进一步显现。科左中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如是说。

  湖北保康中药材种植助农脱贫

  盛夏时节,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农民在横溪中药材种植加工示范园区加强中药材田间管理。近年来,马桥镇将发展药材产业作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的重要措施,招商引进企业与横溪村村集体和农户合作,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种植基地和药材加工园。今年,该镇新发展药材面积8000亩,总面积达1.8万亩,可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贵州锦屏引导农户发展吊瓜产业

  近年来,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借助扶贫政策扶持推广吊瓜种植,引导村集体发展吊瓜产业,让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银行,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盛夏七月,启蒙镇雄黄村,300余亩的吊瓜基地一片翠绿,支架下的累累果实悬吊在空中,甚是好看,支部书记罗康健和村民一起照料吊瓜。每天,罗康健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地里看吊瓜生长情况,进行灌溉、施肥、除草,待吊瓜出苗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搭架、修枝,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吊瓜茁壮成长。

  看见长势喜人的吊瓜,最高兴的莫过于雄黄村10组贫困户罗永钊了,因为他加入了吊瓜产业种植队伍,不仅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他还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待吊瓜卖出后还能得到分红。

  罗康健算了一笔账:我们与收购公司早已签订供销协议,每公斤售价30元,按亩产100公斤计算,亩产值可达3000元。300亩吊瓜预计年产值在90万元左右,可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

  北大荒科学管理确保水稻丰收

  眼下,水稻生长进入关键期,为此,黑龙江农垦北大荒股份勤得利分公司积极开展田间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包括农作物生长、病虫害、生产成本等情况,为下步田间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确保今年粮食丰产增收。图为田间调查现场。(农民日报)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