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杂食性重大虫害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0-09-22 19:04:40  消息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一、防治策略 

  黏虫、草地螟、蝗虫等是具有突发性、杂食性、多食性、暴食性特点的重大害虫,一旦暴发危害,关系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应强化“公共植保”理念,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监测网点建设和管理,配备先进监测设备,定点监测和巡回普查相结合,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田间虫情。在准确的监测预报基础上,依照防治指标,明确应防地块和防治适期,科学指导防控。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强化宣传指导,组织地面高效机械和飞机作业,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治,及时有效科学控制为害,保障生产安全。 

  二、黏虫防治技术 

  采取性诱、灯诱成虫,谷草把诱卵,田间早期查幼虫等多种措施,全面掌握田间虫情,科学分析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报预警。根据田间幼虫虫量,依照防治指标,确定应防地块,避免盲目打药。防控中,突出早查早治,抓住幼虫3龄集中危害前的防治关键期,集中连片普治重发生区。 

  1.生态、农业控制。在成虫产卵期间,根据产卵特点,在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减少田间幼虫数量;幼虫发生初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杀死幼虫,同时也降低了田间湿度,增加了幼虫死亡率。 

  2.生物和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田间设置性诱捕器或糖醋盆诱杀成虫,可集中连片使用。防治三代黏虫成虫,可在田间设置杨树枝把诱杀。 

  3.药剂防治。当二代黏虫幼虫在玉米、高粱田平均超过1头/株,小麦、谷子田达到20头/平方米时,或三代黏虫幼虫在玉米、高粱田平均超过5头/株,谷子、水稻田达到30头/平方米时,应及时迅速进行田间喷药防治。在黏虫卵孵化初期,或玉米田低龄幼虫(1龄~2龄期)集中在田间杂草上为害时,可对田间杂草喷施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Bt.)防治(注意临近蚕场的田块不能使用)。化学药剂可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黏虫进入4龄后暴食期,抗药性将大幅度增强,施药剂量应加大。玉米田防治三代黏虫可兼防穗期玉米螟,混用吡唑醚菌酯可兼防玉米大斑病,实现“一喷多效”,防病增产。玉米田人工施药防治三代黏虫,要坚决杜绝使用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的毒性较高药剂。水稻田施药要避开扬花期,不可使用菊酯类农药,高粱田避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飞机航化作业,每亩喷液量需保证在1.5升以上。 

  三、草地螟防治技术 

  采取阻击外来虫源,控制本地虫源的防控策略。具体措施以强化虫情监测,防治幼虫为主,诱杀成虫为辅。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联防联控与统防统治。越冬代成虫重点监控区域为西部农区及农牧交错区。幼虫重点防控区域为中、西部区域。主要技术措施: 

  1.生态调控。对越冬区,实行秋翻春耙,破坏越冬场所。种植草地螟非喜食作物实行生态控制。 

  2.诱杀成虫。在草地螟越冬代成虫重点发生区和外来虫源降落地,提前安装杀虫灯、性诱捕器等物理诱杀工具,及时诱杀草地螟成虫,减少虫源基数。杀虫灯、性诱捕器等应重点安置在豆类、向日葵、苜蓿等蜜源植物较丰富的场所,安置高度应高出作物顶部20厘米为宜。 

  3.除草灭卵。对草地螟非喜食作物,如禾本科作物和马铃薯等,于产卵前除净田间杂草。对于草地螟喜食性作物,如麻类、豆类、向日葵等,于产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灭卵,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外沤肥或集中处理,要注意清除藜科和蓼科等杂草。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要先打药,后除草,避免幼虫集中向农作物转移为害。 

  4.阻止幼虫迁移。草地螟严重发生区域,为防止幼虫从草原、荒地、林带等交界处以及退化草场向农田迁移,可在未受害或田内幼虫量少的地块和某些幼虫龄期较大、虫量集中危害的地块周围,实行挖沟、打药带、立膜阻隔等方法,防止迁移为害。 

  5.药剂防治。当大豆田幼虫密度平均1头/株或甜菜、向日葵、马铃薯平均每株3头~5头时,应在多数幼虫3龄前(卵始盛期后10天左右),立即喷药防治。可选用生物药剂苦参碱、苏云金杆菌(Bt.)或除虫脲;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学药剂。严重发生区采取应急防控,集中歼灭,重点及时挑治幼虫分布不均匀的地块,注意对田边、地头、撂荒地幼虫的防治。 

  四、蝗虫防治技术 

  我省蝗虫分为两类:亚洲飞蝗和土蝗,农田发生以土蝗为主。亚洲飞蝗2009年曾在我省西部龙江、肇州、肇源等县局部爆发,中西部苇塘湿地较多、农牧交错地区应重点监控,一旦发现坚决灭杀。农区土蝗主要种类有宽翅曲背蝗、大垫尖翅蝗、稻蝗、白边雏蝗、小车蝗等,重点防治区域为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南部等中西部地区。防治适期为蝗蝻3龄~4龄盛期。主要技术措施: 

  1.生态控制。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耕深10厘米~20厘米)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2.生物防治。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土蝗密度在20头/平方米以下)、湖库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使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白僵菌、苦参碱、印楝素等微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防治。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时,可与昆虫蜕皮抑制剂混合进行防治。 

  3.化学药剂防治。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土蝗密度在20头/平方米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马拉硫磷、高氯·马、阿维·三唑磷和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大面积集中连片区域,应组建打药队,利用大型施药器械或飞机航化作业开展统防统治,确保及时有效控制蝗虫为害。 

  (来源:省植保站)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kj/xcpxjs/202006/t20200609_801171.htm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