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进入购买高峰期 补贴政策到位助力春耕
发布时间:2020-04-02 18:46:19  消息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佚名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李伟民 安徽肥东台程胜 陕西渭南台李智 江苏如皋台高松)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正值各地春耕时节,记者走访各地了解到,在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业机械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带来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在安徽省肥东县,农机市场进入了购买高峰期。家住肥东县包公镇的村民赵振洋,是个种田老把式,为了方便春耕,他特地来到县里一家农机经营店选购旋耕机,原先卖11.2万多元的机器,经过国家购机补贴优惠后只要8万多元,实惠的价格让赵大哥感到很满意。

  赵振洋:帮人家代耕,自己也种点田,两百多亩。国家政策好,对农机补贴力度又这么大,买一台接着干。

  肥东县福泉农机经营店销售经理赵颗斌介绍说,为了满足农户春耕生产购机需求,店里已经备足了农机货源和种类,确保农户能买到品质可靠的农机具,着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保证。

  赵颗斌:2019年1月份备足货源,是按照去年的销量进行备货的。

  如今,随着农机技术的推广,许多农民朋友以机械化作业代替传统的耕作模式,不仅腾出更多的时间发展生产,而且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肥东县农机局副局长罗健:根据往年情况,预计今年投入春耕备耕农业生产的机具达到一万多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力,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在陕西渭南,目前,小麦进入春季化除的关键时期,当地出现了一股学习无人机飞防的热潮,让更多人解放了双手。

  大荔县赵渡镇农民孙秦豫种了500亩小麦,以往的劳动强度和开支让他感觉到有点吃力。最近,他就和妻子学习了无人机飞防技术。

  孙秦豫:以前不太了解,现在感觉无人机喷防效果相当好。

  通过三天的学习,孙秦豫已经逐渐掌握了无人机飞防技术,因此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打算。

  孙秦豫:现在买了两台无人机,能给人做植保,也能提高家庭的收入。

  极高的作业效率,可观的经济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无人机飞防的热潮中。据了解,渭南全市目前有专业化机防组织57家,而绿盛机防一家开展无人机飞防培训的人数就已经达到300多人。

  渭南绿盛飞防队赵彭飞:从数字上看,无人机在地里打药是个趋势,好多人都认可这个东西。

  2018年渭南全市统防统治的作业面积600多万亩,无人机作业面积已经达到70万亩。2019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人机飞防的队伍当中来。

  在江苏如皋,看产地、比质量、重售后,成为很多农民选购农机产品时的几个重要因素。

  在销售现场,农机手马俊缠住现代农机公司总经理陈实,就一台进口品牌的拖拉机的操作性能问了个究竟。

  马俊:过去的拖拉机转弯上没有这个灵活,有的小田块要往前、往后跑好几回,这个转弯调头灵活,适合小田块作业,过去开一天比较累,这个比较轻松。

  丁堰镇堰南村农机手傅启华每年进行集中化育秧,在试机现场,他围着一台插秧机转了一圈又一圈。

  傅启华:我现在想买一台国产的,大家可能都认为国产的配件差点,但用起来国产不一定就差,这个六万多,国家有补助,实际只要三万多。

  傅启华说,近年来,农机更新换代快,国家对于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他购买的欲望。

  傅启华:我家里几千亩的机插秧,两年就要换一个新型机械,开始是人跟在后面推的,步行的。后来换成乘坐的,汽油的改成柴油的,功率大。主要为承包户服务,机械要新,性能要好,农户插秧的标准越来越高,机器在不断更新,我们也在更新中发展。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张宗毅表示,当前我国在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业机械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张宗毅:目前的补贴额度基本上是合适的,我们和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测算过,目前的补贴水平基本能满足国内补贴需要,既能刺激农户购买农机,又不至于过度扭曲透支市场,同时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相匹配,新增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正好可以弥补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生产能力下降。

  记者了解到,现在,农户购买就进口农机具也可以享受到补贴了。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

  张宗毅:《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已经删除了《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中关于补贴机具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的产品的表述,意味着目前进口农机具正式纳入农机补贴范围,这也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国民待遇原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国产农机与进口农机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张宗毅认为,未来,政府应该从专利保护、减免税收等方面,继续推进国产农机的研发更新与升级换代,为农户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农机具。

  张宗毅:目前国产农机与外资企业农机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机具本身可靠性、作业性能等质量差异上,还体现在售后服务、增值服务差异上。要弥补这个差距,首先应加强专利保护,如果在法律上没有更有效的措施或者打官司成本很高、周期很漫长,就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其次,应采用后资助、减免税收等方式,对于创新企业给予科研扶持;此外,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也应该有危机意识、服务意识,要明白农户也在学习成长,只有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用户才会对品牌有忠诚度。

收藏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