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话语权是国际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仍处于相对弱势,尚未拥有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声量。要提升国家话语权,需要从法治、公共价值和话术三个方面着手建构、优化国家的话语体系。
其一,法治话语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话语权之一。它的核心内涵在于法律至上。法治是当今世界最容易引发共鸣的规则话语,法律是能够超越一定政治周期获得稳定话语影响的文本。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把每一次舆论博弈中的中国法治精神凝练和彰显好。能做到这一点,对把握国际主流法治话语权大有裨益。
其二,在国际舞台上,公共价值话语权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公共价值是各国民众在公共生活中认同并践行的价值基准,不同的社会制度各有其价值观。但是,在人身安全、公民财产保护等基本权利方面,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也有共通之处。由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以及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部分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都能成为公共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要提升公共价值话语权,就要在公共框架下展开价值交流,求同存异,并将其内化到中国故事里。
其三,如何讲好这些故事获取话语权,则是话术话语权。话术话语权是由阐述的逻辑、过程、方法和机制共同构成的。要讲好中国故事,话术话语权便对应着“如何讲”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如何讲”是方法论问题,我们不应忽视其中的细节和技巧性。
构建话术话语权,我们有很多方面需要调整。首先,不难发现,西方有一些年龄非常大的人还在参加电视政论节目,中国也需要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政论家,自重才能他重。其次,需要集合民间的力量,在社交媒体时代,生活即话语权,把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生活展现在世界面前,有助于增加中国的话语权。再次,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欧美话术注重思变性,而中国话术则注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表达的文学性。这些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国际话术话语权的连贯性和说服力。
构建话语符号,也是提升话术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电影里的“哪吒”“中国机长”这样已经收获良好社会效应的人物形象未来要融入国际主流价值,成为新的话语符号,并能充分发挥输出中国价值观的符号价值。
与构建话语符号相对应,西方在解构话语符号方面采取的冷却策略和去标签化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在国际舆论博弈中,如何批判也是一门需要拿捏的艺术。西方抨击中国较少针对个体,而是就事件和现象展开深度报道,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的故事获得斗争式话语地位。
综上所述,法治话语权、公共价值话语权和话术话语权是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三个核心要素,三者所支撑的话语权才是完整的,此间的逻辑性在于,法治是根基,公共价值是内核,话术是方法。每一个都至关重要。
(摘自环球时报,作者沈阳,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