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立芳 捡鸡蛋、养花鸡、喂黑毛猪……初冬,气温骤降,然而在灵寿县王家沟村的秋慕农场,农场主孙新娜和她的工人一刻也不得闲,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从没想过会养猪,也没想过会成为农场主。望着欣欣向荣的农场,孙新娜笑着说,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偶然间看到同学在秦岭山下进行黑毛猪养殖,便萌生了回乡租地养猪的想法。其实‘初心’很简单,就是想让家人朋友也能吃上一口好肉,尝尝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说起家乡味道,里面是数不清的乡愁。离家多年,回到家乡,我才感到踏实。这是孙新娜的心里话。2015年,农场初具规模,她毅然放弃了自己天津的生意,专心回家养猪。然而回乡后,看到破旧的村庄、孤单的留守老人,孙新娜又觉得很心疼。帮助村民们增收致富,成了她发展农场的又一个初心。 发展农场,回乡养猪,并不容易,年纪轻轻的孙新娜从未和养殖打过交道。好在,村里的马老工、杨春英两口子却是养猪的老把式,孙新娜便请来老两口帮自己养猪,不仅每月给他们工钱,还专门给他们修建了房子,安装了空调,让他们吃在农场、住在农场。 自家养猪,成本大,买不了几头猪,辛辛苦苦养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马老工话不多,干活却利索,给猪准备吃食的他,一边往盆里倒麸皮,一边和记者说,现在给娜娜养猪,不仅每月有350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一两万元的分红,平时还能顾得上自家的庄稼地,比给自己养猪挣钱多了,他们愿意在这儿一直干下去。 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孙新娜把农场的业务越做越大,还养了一万来只花鸡,更在市区开了两家土特产直营店,并常常在农场里举行采摘活动,邀请顾客前来游玩。 遇到假期时,前来采摘、吃饭、购买土特产的游客源源不断。孙新娜便顺势把王家沟和附近东岔头村的二十几位大姐张罗到一起,做饭、包粽子、打月饼……一天两三百元的收入,一个月能干十来天。 过去,王家沟留守的乡亲们没事就坐在村口唠闲嗑,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知道秋慕农场时不时招工,孙新娜的电话总是嘀嘀嘀响个不停:娜娜,啥时候去咱农场帮忙啊,我再带几个人过去…… 乡亲们的信任,让孙新娜动力十足,她打算明年春天不仅要扩大农场的养猪规模,吸纳更多的村民就业,还要找一家可靠的熟食厂,为她的客户提供更加美味、健康的生态猪肉。 从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到围着秋慕农场的山坡转,孙新娜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王家沟的村民们在乡村振兴路上走上了一条致富增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