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徐思振是个返乡创业的典型,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他一个人就带动了全村的产业发展。不但自己发家致富,还带领贫困乡亲们脱贫摘帽。2月28日上午,在宁陵县赵村乡徐黑村村委会,该村支部书记徐书停提起养殖户徐思振就一个劲儿猛夸。
在驻村第一书记赫高干的带领下,笔者来到该村西地的蛋鸭养殖基地。一眼望去,养殖温室大棚一座连着一座,粗略数数竟有20多座,景象十分壮观。迈步走进徐思振的蛋鸭养殖大棚,只见他和老伴吕秀芝正忙着在鸭群里捡拾鸭蛋。鸭蛋装了满满一筐,两个人合力抬了过来,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据徐思振讲述,他以前常年在外打工,我是搞室内装修的,脏累不说,主要是那刺鼻的气味让人受不了。2018年春节走亲访友时,他发现人家搞蛋鸭养殖效益不错,于是决定自己也要在家养蛋鸭,走上返乡创业的道路。
万事开头难,首先是养殖场地审批的问题。他到村委会寻求帮助,村委会很快出面向乡里国土所申请,土地审批手续顺利通过。养殖大棚建好后,徐思振跑到山东德州养殖基地购进3000只青年蛋鸭。养蛋鸭的优点是见效快,蛋鸭购进来的第三天就下了2780个蛋,下蛋率高达93%。而且鸭蛋的品质很好,全是双黄蛋,在市场上热销。当时正逢鸭蛋价格上涨,每市斤售价高达7元。由于我饲养精心,市场上数我的鸭蛋个大,行情好的时候,论个儿卖,一个蛋1块钱,捡蛋就跟拾钱一样,你说心里高兴不?徐思振兴奋地说。农历十月底,成鸭需要更新换代,全部出售一空,完成了一年的养殖周期。卖蛋的钱、卖鸭的钱,两者加在一起一拢账,乖乖,夫妻俩竟然赢利16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邻居赫海涛本来是销售建筑材料的,看徐思振养鸭赚大发了,也怦然心动,立马行动起来,建棚进鸭,天天捡鸭蛋、卖鸭蛋。仅仅2019年一年,围绕徐思振的养殖场,四周冒出了26座养殖大棚,形成了一个蛋鸭生态养殖基地。
人多力量大,团结起来奔富路。在村委会的引导下,徐思振和众多养殖户成立了思振蛋鸭养殖合作社。抱团取暖,规模发展,真是省事多了。统一在德州进青年鸭,统一进行技术管理,专业技术员跟踪服务,一个电话就上门了。统一销售,订单式的购销,客户开车天天来棚里收购。徐思振介绍,更重要的是饲料统一供应,饲料都先赊欠,卖了鸭蛋再扣除,不用花现钱买,降低了养殖成本。可以说,我们这儿蛋鸭养殖,基本杜绝了市场风险。今年元宵节,人们还沉浸在吃汤圆、赏花灯的年味中,而徐思振一家却在蛋鸭养殖大棚里度过了忙碌的一天,他家的第二座养殖大棚正在热火朝天地建造中。
人勤春来早,创业正当时。53岁的徐思振一边给蛋鸭喂料、捡拾鸭蛋和清理秸秆,一边意气风发地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趁着这大好的机会,我们要撸上袖子、甩开膀子大干一番,奋斗出咱老百姓的新天地。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